王路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泗小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强调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对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也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小学体育学科知识中产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和体育竞技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仍未能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仍偏向竞技性,忽视了小学生发展的特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这种现象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全面成长,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体育 健康教学
一、现今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观察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发现,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学意识较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时,过于重视体育活动和体育技能,对健康教育和基础的理论知识缺乏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经常以命令式的口吻让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基于小学生的年纪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势,学生便会害怕教师,从而丧失学习小学体育知识的兴趣。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时,过于强调小学体育课堂上的纪律,使得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过于紧张,没有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便会下降,从而达不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减低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小学体育内容是由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教育有关部门所制定的,本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更改。但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多半是采用竞技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教师的健康教育观念不足,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理念,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质量下滑,无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时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然而,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学生和总结每位学生的特点及爱好,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进行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感官,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可利用信息化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投影仪等以图片,视频及音频等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调动学生感官,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还可使用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成立伙伴关系,在为学生示范动作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体育运动,学生在组内能够更好的交流沟通,指正同学不规范的动作,学生在彼此帮助中便能更好地体会到体育知识的乐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完善评价制度
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时都是根据全班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的,这种形式化的成绩对小学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同,有些同学天生身体素质较好,运动神经发达便很容易在体育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而有些同学身体素质和运动神经较弱,性格也比较内向在体育学科上的成绩就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师应完善评价制度,要以学生个人发展进行评价。学生取得优异成果时,要对学生鼓励赞赏,在学生面对挫折时,要培养学生挑战困难的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能够合理地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
综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应用到体育活动中;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评价制度,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将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展丽.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4):172-172. 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5.04.171.
[2]李聪.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运用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 DOI:10.7666/d.D505844.
[3]李钦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措施的改革应用[J].学周刊,2019,1(1):141-14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1.088.
[4]滕世梅.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活力 ——以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82-83.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1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