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学 广东惠州 516153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中得到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各科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越来越被重视。初中体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体育知识与体育锻炼在教学中充分融合,一方面能够在锻炼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起到塑造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其培养策略的研究也显得重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教学 策略
课程改革,是对上一轮教育实践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创新。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寻找问题,在问题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对体育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都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作出微调。但在这其中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尤其是在初中学校,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喜爱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奇怪现象。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的东西。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青春期,是每一位学生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生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教育工作者要从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点点地去摸索,在实践中反思,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变革。以课堂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其他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那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初中教育的改革创新,是教育与时俱进的举措,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第二,从学生方面来看,创造性思维培养起来,学生更能学会灵活去运用所学知识,更能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从学生成长才角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拓宽途径,对学生的全面提高、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现代学校的教育,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新时代引领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鞭策学校和教师进步。新时代下的学校及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未来发展的育人意识,通过普通的体育课堂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合进去,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更全面的发展。
1.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学得要新,课堂就必须要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要新。只有体育教师们教学理念先进了,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教学模式才会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才会改变,在创新的课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体育老师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将先进教育理念带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开设体育校本新课程,开展在创新体育活动,学生就能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思维能力必将得到不断开发。新课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体育课堂、体育教师也要改革与创新。
2.激励学生勇于提问的质疑精神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求知、论证的过程。学习需要质疑精神,疑问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在初中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荣誉感的激励,慢慢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状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对一些动作要领,学生常会提到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千万不可粗心大意,不能抹杀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加以表扬,耐心解答。这样,学生敢于去提问,去求证,创新思维能力自然得到锻炼与提高。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笔者也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思想情感的唤醒,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懂就问,提出问题,求知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体育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励学生敢于探索,才能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体育课堂中创设情境,加快学生融入课堂,体育训练更能得到落实,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比如,在初中体育中考项目——跳绳的教学中,课前创设情境,播放跳绳竞技、花式跳绳等视频,激发学生学习跳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进一步示范标准动作,学生再比较视频中跳绳的动作,让学生学习规范的跳绳步骤及姿势。学生对跳绳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快捷,学生从中也会思考如何跳得更快,怎样才能不容易卡绳。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创设合理情境,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锻炼了身体,也学会了思考。在竞技中学会更好更有利的方式方法,体育教师带给学生的将不仅是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技能,更多的会是动脑思考的能力,主动创新改变的思维能力。
4.赞扬学生,强化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学是个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完善的过程。初中学生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学容易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也容易产生怕出丑、畏难等不良情绪。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注意保护学生敢于尝试和不怕失败的心理。赞誉是面对困难而不止步的强大动力。赞扬学生,表扬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每一次进步,激励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每一次尝试,学生的训练热情会更热烈,学生的体育思维会更活跃,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会更浓厚,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长期以往,学生在体育课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
总之,初中体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体育知识与体育锻炼在教学中充分融合,一方面能够在锻炼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起到积极地塑造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其培养策略的研究也显得重要,更需在日常教学中加以方法的结合,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戴文磊.改变传统教学旧观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 ,2016( 10) : 134.
[2]何铭威.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文体用品 与科技,2016 ( 10)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