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祝天阳 王一茜
[导读] 相较其于他学科,高中政治每周的课时较少,

        祝天阳  王一茜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摘 要:相较其于他学科,高中政治每周的课时较少,同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实践性、复杂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对其有很好的理解及认识。然而,这二者又是传统应试教育中被忽视的部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老师讲解为辅的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解决 了应试教育中的许多弊端。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政治;应用分析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对记忆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传统应试教育死板、平面化的弊端在政治教学中暴露无遗。相当一部分老师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味灌输知识。在这种方式方法下,学生极易失去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理解、记忆的 效率。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引自美国的新型教学方法,不断经过本土化融合、改进、完善,在近些年的实践中颇有成效。
一、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有利于高中政治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政治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老师本来是课堂的主导者,知识的主导者,现在却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比以前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包括时常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论文、书籍等,并且要熟练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高中时期的被动接受教学模式无益于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也无益于改善学习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例如翻转课堂前的视频教学就要求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课本知识,数字化视频也易于增加学生学习乐趣,便于提高学生在书本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应用及优点分析
        翻转课堂最初诞生于美国,引进我国时间较短,但是翻转课堂的理念与近些年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契合。经过本土化改善、实践,其效果颇 为显著,目前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均有广泛应用。传统教育以教学者为主体,学生跟着老师教学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课堂整体气氛呆板、严肃,学生学习参与度较低,且极易出现掉现象。而翻转课堂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学生通过看教学视频、课本及相关练习题自主学习新内容。上课时间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梳理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并进行相关拓展。教学主体从老师转化为学生,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三、翻转课堂具体实施方法
(一)引导学生课前自学
学生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亦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学习兴趣。与一般备课不同,翻转课堂中老师备课时,需要制作视频讲解课时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时观看,视频应短小精悍,时长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每个视频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方便学生查看、复习。

例如在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六课“存储银行与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两课时中,老师可以针对存储银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分别制作五个短视频,介绍每个学习点的内容。视频内容主要讲解五个名词的定义及有关内容,在视频最后向学生提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二)引导学生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实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及互动探究。在课前自学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疑虑及不解,老师可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被动学习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转变,老师则变为引导者。同时,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如果主动性不强,不善于提问,将会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效果。面对此类状况,可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中。老师可以提出:(1)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3)文化创新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每六人为一小组,每组内应同时拥有学习较为主动及学习不主动的学生,由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不主动的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较积极的做课堂汇报。老师多走动,可与学生一同
讨论,向学生询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关注小组讨论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讨论结束后老师再进行疑难讲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强化学生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锻炼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课堂内容,梳理总结
        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及记忆要求较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落实,多次记忆。老师应及时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引导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网络。同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的记忆,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拓展。例如在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中,在讲解企业与劳动者雇佣关系时,可以结合实际,分析工人与企业家间的相互关系,亦可以出相关题目,例如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要素区分资本家及劳动者。老师可通过分析巴菲特在炒股过程中获利与工人在劳动中获得酬金的不同之处,令学生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父母的职业分析自己父母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劳动方式。老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时,可先令其根据所学内容自主绘制知识框架网络,而后展开小组讨论,查缺补漏,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完全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的知识能够落到实处。
        翻转课堂作为新型教学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传统应试教育难以望其项背。但由于其引入时间较短,目前存在老师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经验、难以了解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自学情况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学习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统筹兼顾,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情况。 老师与学生应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及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葛春梅.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中的思考[J].北方文学(中旬版),2017(4).
[2]于祥明,尚玉杰“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中学教育研究,2017(10).

第一作者:祝天阳,1996,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在读
第二作者:王一茜,1996,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在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