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海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第三中学 558200
摘要:历史故事具有真实性、趣味性,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将历史故事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关注,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将浅析如何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方法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意义
首先,初中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心理、环境等因素分散,同时课本知识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增加趣味性的历史故事,以提升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其次,历史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年代相差甚远,学生对当时社会的情况不够理解,这就会导致学生理解历史有一定难度。
最后,初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决定了学生不喜欢沉闷的教学氛围,引入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历史课堂上应用趣味性历史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灵活的思考历史事件,于此同时,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增强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都能随之增加。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在上课前运用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一节课堂的课前导入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如若历史教师在上课时不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一开始就给学生源源不断的灌输历史知识,学生会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便会大大折扣。初中历史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进行有趣味的课前导入,用一两个历史小故事导入本节课的课堂主题,一方面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趣味性十足,另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学习接下来的课程。
比如教师在讲解“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重点,一个是这个时期的加强皇权统治,另一个是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影响,教师可以讲解以两个历史小故事,对当时的皇权状况进行形象的解说:当年在朱元璋生日时,浙江一文人上贺表祝寿“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结果被处死。当讲完这个故事后,学生理所当然的就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祝寿的文人会被处死、这个文人究竟犯了什么罪、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课时的探索心里,此时留有悬念,从而教师就可以进行这节课的下一步讲解。
(二)保证故事的真实性,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感性阶段,但思维能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对于新知识好奇心并不旺盛,知识学习也更加的理性。
运用历史故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应基于初中的认知、个性等特点,借助故事的真实性、趣味性,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目的与价值,使得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运用历史故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进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爱上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基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筛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
例如在秦汉历史教学中,以《秦时明月》动画片、《荆轲刺秦》等比较熟知故事为主,加深学生对秦汉历史发展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故事筛选和运用中,要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等原则,确保故事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故事与教材内容有关,然后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情境,将学生引入到知识学习氛围中,加深对历史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夏商朝代教学中,由于初中生从小看封神演义或是一些武侠、神话小说等,教师要强调这些并不是正史,从历史的客观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朝代的更替以及历史人物的结局等,确保历史故事是真实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了解。因此,故事的筛选尤为关键,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好故事的难易程度以及情节安排,使得初中生在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不会使得故事“喧宾夺主”。
(三)利用历史故事,凸显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便是世界历史,另一方面便是中国历史,以历史故事为主简化知识点,将抽象知识点进行转化,确保学生充分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而初中学生主要处于13到15岁之间,历史课程针对这些学生来讲称之为相对轻松的课堂,其以感性认识为主,若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概念比较多,那么在理解层面将会存在难度,所以教师要借助历史故事,凸显教学的重点,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化与形象化,比如“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引进相关背景与产生的历史故事,调动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全方位的认识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进程,由此加工历史课堂教学,体现教学的影响力与渲染力。
(四)在下课前运用历史故事进行课堂总结
在课程快结束时,学生的情绪十分躁动不安,期待下课,历史教师为了总结这一课时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对这节课有所启发和收获,可以给学生讲几个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这样可以抓住最后几分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课时,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讲商鞅在变法成功后,被秦王追捕最后被残忍的处以极刑致死的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商鞅变法意义和地位的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历史故事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把历史故事和课堂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使历史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辉.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18):175.
[2]李莉娟.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15):215.
[3]张小欣. 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运用有效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