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青林乡维吾尔族中学 415700
摘要:美术学科强调于视觉形象的构建,但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趋于静态且完成度较高,已经是经过画家无数步骤、技巧运用后的结果。学生因构图能力、理解能力的弱势,以及对绘画技巧的掌握不足,此时便无法理出正确的绘制思路和步骤,影响学生的绘画能力训练。而示范教学的开展,便能带领学生拆解画作,将绘画步骤、技巧再现于学生眼前,降低学生的绘画难度,帮其掌握更多美术技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信息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探讨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需求逐渐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仅仅注重小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课外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在后期人才激励竞争中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不足,只是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对美术学习会产生一定枯燥和厌烦心理。因此,在现如今我国小学美术老师实际教学时,应该逐渐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美术知识点内容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编写教案,制作教学设计,这一过程往往费时、费力,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还不一定都用得上,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和教学资源,教学的进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互联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类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通过U盘、云储存等方式带入课堂,极大地方便了美术教学的开展。并且,利用动画、音乐、视频等形式融合美术教学内容,可以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更加高昂。
(二)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让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授课更加生动形象,还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相关美术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全面的认识。
(三)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交流平台和空间
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和空间更加多元,这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团结协作氛围的课堂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线上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二、信息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局部示范
局部示范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绘制难点的有效方式。在开展局部示范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绘画“痛点”,再将痛点利用局部的细致示范和讲解,为学生拆解介绍,使其能清晰明了的记忆和理解绘制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此外,局部示范也适应于一些较为开放性,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以绘制花瓶为例,教师可为学生示范花瓶绘制的大体轮廓,或某一纹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花瓶纹路、花瓶造型的创新等等。或要保障授课效率,教师便可直接为学生播放对应的局部示范视频。例如在“喜怒哀乐”教学中,对人体五官的绘制十分重要。但很多学生因对鼻子的绘制技巧掌握不完全,使得最终所绘人脸都存在一定问题。于是笔者便为学生示范了鼻子在正面、半侧面、侧面的绘制方法。经过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学生基本掌握了鼻子绘制的要点,例如鼻梁的表现、鼻孔的正确位置,以及鼻子在面中的大概位置等。
(二)营造特定美术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在传统小学生实际学习美术知识点内容时,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和美术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进而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合理有效地了解小学美术课学习内容,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美术学习较为枯燥,对自身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在美术课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会写自己文化课程的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进而不能有效发挥小学美术课的积极作用。同时,小学美术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在实际整理教学图片和教学视频时,经常会出现图片和视频更新不到位或者和美术创作背景不相符合的情况,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实际美术学习综合素养。因此,在现如今我国小学美术老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选择美术教学图片和美术教学视频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到较为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料,进而在无形中有效提高小学生实际美术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对比示范
对比示范在于将两种、两种以上的绘画技巧为学生进行比对示范,该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绘制技巧,还能启发部分学生完成多种绘制技巧的融合创新,有利于其原创能力的增长。在此环节,教师可将某一绘制对象的绘制技巧如油画、国画、动漫的绘制技巧进行同步展示,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绘制技巧会带来的不同效果,丰富学生美术视野,并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想象力培养提供环境。例如在“夸张的脸”教学中,绘制人物夸张的面部表情有很多表现方式,例如单用线条表示或用色块表示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两种绘制方式,笔者为学生展示了对比示范的教学视频和示意截图。经过学生的模仿和感悟,他们发现线条绘制更加重视线条的流畅感,而色块绘制更加重视色彩搭配,他们对两类绘制方法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技术为美术课程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形式,能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作力为目标,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92-497.
[2]唐小棠.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8.
[3]金苗苗.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