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牡芬
惠州市水口大湖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5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如今小学美术在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种高效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因作用突出被广泛使用,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保障了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本文将深入分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思路,旨在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美术;教育方法
前言:面对国内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今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考虑到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情况以及学生成长特点,情境教学是非常好的美术课堂形式,能够为学生匹配与创造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享受知识学习乐趣,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水平。
一、多媒体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模式更偏向于具体思维,使用实物展示的方法能够将知识变得足够直观与具体,与学生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契合。所以教师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情境,用情境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如学习《自制颜料》的时候,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够感受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制作一些颜料,并了解粘贴画基本技能与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表现出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使用多媒体视频先展示各种各样的颜色,此时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红色,在教师播放红色的花朵时候就会表现十分开心,有的学生喜欢青色,在教师播放青色的石头时候学生表现十分积极。在情境的支持下每一名学生都有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1]。教师随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哪些动植物身上非常普遍。学生在交流、讨论、思考中形成了学习热情,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制作颜料就会非常顺利。
二、生活情境
知识本就源于生活,教师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创作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中收获与形成创作灵感,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生活实际和美术教学联系到一起,为学生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知识深刻认知。教师需要细致化的鼓励学生,让学生留心生活、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素材,使用美术形式进行展示,提升学生创造力与审美力。如学习《可爱的汽车》的时候,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认真的观察、欣赏与了解小汽车形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让学生使用剪贴画的方法之子做小汽车,形成生活热爱之情,感受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创作乐趣。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大家平时在马路上能看到很多的车,这些车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与形态,那么大家最喜欢什么车,这些车的造型大家印象是否深刻,大家使用手里的工具开始制作小汽车吧。此时学生就能够开始回忆各种各样的汽车,随后每一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经验、印象与理解制作小汽车剪贴画,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颜色与造型的汽车。这样的活动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其中[2]。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情境
大多数小学生平时非常活泼,学生喜欢模仿与表演。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特征,创设情境表演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创设的表演情境非常多[3]。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师表演,也可以是学生表演。表演内容可以是魔术,也可以是舞蹈或是模仿。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魔术知识建立了深刻印象,学生形成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使用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采用合适的表情、肢体动作表演,附上相应的解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故事情境
年龄使然,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故事具有向往之情。小学生喜欢故事,故事情境的创设十分简单,作用十分显著。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使用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在生动的语言中展示故事情境,使学生形成了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情景,享受创作乐趣。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形象画面充满兴趣。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编制学生喜欢的故事与内容。教师在故事中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探究热情,学生能够形成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有讲故事的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
比如在学习《风来了》的时候,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风的表现手法,形成对生活、大自然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进而将其变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情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讲风能够吹跑人、树、汽车。此时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到操场感受风,听一听风的声音,拿出一张纸感受风的流动。
结语:情境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情境能够让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力。创新的教学手段与内容能够让学生深入知识当中,感受与理解知识的本质和魅力,将其变成自己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莎莎.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J].华夏教师,2020(17):48-49.
[2]崔艳青.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1):156.
[3]万金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才智,2020(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