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刘悦
[导读] 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高阶思维、深层次价值取向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刘悦
        湖北省南漳县第二实验中学   441500
        摘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高阶思维、深层次价值取向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之一。本文首先解释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整合化、践行学习活动观、组建学习共同体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为创新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独白和灌输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所取代。由此产生了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然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教师对新型学习方式内涵、原理、实施策略等方面理解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得这些新型学习方式流于表面和形式。
        1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对立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涵义与价值,而不仅仅只关注于文字符号所传达出的表面信息。《课标》中也明确划分了课程分级标准,这些分层标准指明了学生的学习要完成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转化,因此体现转化过程的深度学习有了更为广泛的概念:将学生置于特定主题情景中并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围绕该主题运用多种感官与意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采用自主、合作、互动的方式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基础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运用批判性理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并展开交流活动、完成知识内化、获得情感体验等,最终建构出具有自身特定意义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标。在完成了以上一系列教学步骤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结果落地实践,因此深度学习主张将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学以致用”,真正落实到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或新的情境当中,获得本质知识以及实践运用的成功体验,完成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成为社会实践的主动者。
        2特征
        2.1理解与批判
        理解知识含义、掌握知识内在原理是深度学习的基础,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无法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以完成知识内化,因此深度学习要使学生在感知、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利用理据展开讨论,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独到见解,加深对知识、概念的深层理解。
        2.2整合与构建
        整合是针对教学内容碎片式问题而开展的,深度学习认为知识不是孤立、零碎的,而是综合、有逻辑的。因此深度学习理念认为新知识的加工处理是基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而完成的,学生要根据当前的学习激活原有知识经验,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融合,建立起知识间的密切相关性,从而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地构建出独特的新的知识体系。


        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3.1教学内容整合化,丰富学生认知体验
        教学内容要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真实情景进行整合,这种结构清晰、知识链完整、联系个人经验的教学内容能够成功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主题的设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图式知识;教师要精读、研读并深入挖掘语篇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分层式的阅读理解任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进而使学生成功分析文本框架、利用旧知识构建新的语言知识、赏析语篇意义等,最终促进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
        3.2设置情境,引人“入文”
        所谓“设置情境,引人“入文”,即在阅读课的开篇即设置一个真实而有吸引力的情境,由此逐渐引入阅读文本。受交际法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使学生达到交际目的,皆致力于不断创造情境[16]。然不真实甚至不合理的情境,并不能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疑惑。设置合理真实的情境,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3.3读前:激活图式,大胆预测
        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在接受新概念新事物时,需要与大脑中的已有图式进行联系、重组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片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式的预测活动,这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图式,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吸收新知识[17]。新知识的获取可以先通过激活图式大胆预测。当然此时教师对学生的猜测先不做评价,而是让同学们自行阅读文本找到答案。但正如毕胜、韩炳华所说,读前预测活动虽然不当场做点评,但若读后活动能够与读前活动前后呼应,则一可以修正不正确的猜测,二可以提升学生思维深度。通过预测活动,学生打开了想象之门,同时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对文本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3.4剖析文本,深入解读
        事实上,逻辑思维训练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上,即前文提到的信息层次的处理。分析综合是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步骤。在利用略读法扫视全文之后,教师可首先对文本类型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如是记叙文,则可以继续要求学生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文本框架做一个梳理和概括。由此进入第二阶段的研读——概括大意。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文本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意图,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一次次发问或追问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不要急于追求答案,而迫切打断学生的“沉默期”。深度阅读需要大家沉浸式地阅读,在快速获取基本语言信息之后,找出其中隐含的意图和情感。
        结语
        深度学习对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它是顺应我国课程改革趋势的重要理念。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就要实践以教师引领、学生主体的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深层次地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以使其成为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家延,董泽华.学生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2017,14(4).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