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建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30019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逐渐重视起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中职教育机构便是在此背景下所展开的,并着重于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这种教育模式起步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课程的建设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十分不利。因此,如何在原有的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已经成为了中职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的任务。本文从课程标准的涵义、中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以及中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方法和依据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引言: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其优化也是教育当中的重难点,但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许多中职当中的课程标准问题也相继的凸显了出来,并成为制约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现如今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的提高,而中职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综合实践性人才的教育机构这其中教育课程标准的创新和优化是必然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教育的规范,并在科学与实践的验证基础上对社会产生效益。根据教育的相关典籍当中指出了课程标准在特定的学科教育阶段当中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编排教学的结构与相关的资源。这其中所包含的结构指的是教学大纲与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标准。教学大纲则是按照教育的阶段来设定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活动等内容,而专业的学科标准就是根据前者来编辑教材。
(二)课程目标与标准
可以说在前期设定完课程的目标以后通过科学的教学然后才能凸显出结果,那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从知识、技能以及各项能力上的掌握成效如何则是课程标准制定的重点问题。在此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行课程目标的设定时教师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和他们接受知识时的一些变化。基本上课程的目标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制定教学的计划,然后是课程的目标,最后是教学的目标。在课程计划的目标当中就是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是计划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目标,这也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然后是每一门课程的目标,这就需要具体化。而教学的目标则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方向来作为依据。因此,能够发现课程标准的制定是需要有机结合教学的设计、性质以及内容等方面的。
二、中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在中职教育当中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要围绕着学生的综合技能发展为核心,然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集合,那么对于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可以包括三个方向[1]。
(一)不能孤立的进行
在进行中职课程标准制定的时候必须要先分析专业课的基础结构和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而且在针对于不同专业进行计划的时候不能一视同仁,需要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然后区别设立,秉承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原则,以此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在整体上进行分析与优化,注重专业实践课的培养,并不能局限在科学教学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要突出专业技术的特色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要明确方向,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做铺垫的,所以在此其中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多元化的就业方向,所以中职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而且每一个专业课都有它的特色,诸如汽修、护理以及幼师等等。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明确的是在进行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需要在学生的知识点、技能以及素质这些方面做到创新,使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以后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但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化特色也是需要注意的,因为他们在日后的就业当中不可能固守一门岗位,很有可能会出现转行的情况,那么也就需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专业的交叉性,以此来满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要方便于考核
中职在对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要明确为什么开展教学、怎么去教学以及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和教什么这几个问题,这样的话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情况当中要对他们现如今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然后在初步制定完课程标准并施行一段时间以后要进行考核,检测在这种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讲是否有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制定的时候范围也不能太过于广泛,这样的话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许多的负担。
三、中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
(一)需要明确课程的整体规划
中职在专业课教学的工程当中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整个学业规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看来就不能将其对待成独立的一个方面,那么在此其中需要先根据原有的教育课程来分析,对于不同的专业之间施行整体性的课程标准规划,然后做好专业间的连接,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开更为广泛的大门,使他们日后就业的时候有多种选择。但是为了确保课程标准的准确性,中职的管理人员要做好领头的作用,选出每一个专业当中优秀的教授和教师组成课程规划小组,然后在相互讨论和经验汇总当中实现最大效率的规划。另外,为了确保这一改革制度的有效性,规划小组需要在施行期间定期的去检测和跟踪,以此来不断的完善,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2]。
(二)需要以职业导向为中心
每一个专业的教师和教授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向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让他们参与进来,然后有长远的目标与计划。在此其中不仅要从理论课程出发,需要与企业之间达成合作,比方说设立校企合作式的实践基地或者是建立实训模拟教室等。而且课程当中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践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企业的业务运营作为主要的载体,然后再去具体到每一个模块的教育工作。
(三)需要注重实践性
在中职的专业教学当中进行课程标准制定并不是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向,主要是着重于他们日后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能够融入社会和企业当中的实践型人才才是重中之重。在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单纯的理论层次上,更着重于人才的实践能力,从这一观点上就需要中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科研人员需要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的调研上,然后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对应企业环境、业务以及服务方向融入到课程当中,以此来建立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重要纽带[3]。
总结:综上所述,现如今中职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当中逐渐重视起课程标准的创新和优化,在本文讲述的一些注意事项基础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相关的教研工作者并不能安于现状,应当时刻观察市场企业发展动向和学生的实际专业课学习情况,以此来不断的推动课程标准的综合发展,并为社会输送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春玲.基于课程标准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92-96.
[2]张诚凌.谈核心素养在专业课程标准实施中的融合——以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02):222-223.
[3]张诚凌.谈核心素养在专业课程标准实施中的融合——以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02):222-223.
作者简介:于宏建(1966·9)男,汉族,籍贯:天津市,学历:本科,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从事烹饪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