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全
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
摘要:初中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性阶段,如果在此环节被一些不良价值观念所影响,就可能影响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也难以进入到理想核心素养培育格局。本文选择从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体育教学;渗透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学校体育教育在教育初中生方面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就是确保学生成长成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有着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的人。也就是说初中体育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是互补的,因此值得在实际初中体育教育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立足核心价值观,重塑教学目标
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这是渗透的基本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目标设定内容不太太空泛或者太模糊,这样往往难以指导后续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比如在“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和民主品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中,实际的教学目标就不能笼统的阐述为: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诚信意识,友善意识和民主意识得到培育。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很粗线条,也没有可操性,往往难以保证后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渗透到体育教育教学中去。基于这样的诉求,实际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该重新设定:1)学生要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测试成绩,不要因为分数低而去谎报;2)在实际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要出现彼此打闹或者争抢的情况;3)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在其他同学讲述意见的时候,也需要学会尊重,保持聆听的状态。在这样的体育活动教学目标的重塑之后,学生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也明白了这样的做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进入到理想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
二、挖掘体育项目中的核心价值观,优化课程内容
不同的初中体育项目中,实际核心价值观的倾向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需要树立优化意识,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来设定对应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比如以球类运行为例,初中体育球类运动主要有足球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等。
足球篮球排球教学中,可以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主要节点,并且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羽毛球和乒乓球网球的运动中,强调的是技术和控制能力,此时需要关注的是沉着冷静品质的锻炼;球类运动都有着很强的竞技性,规则性也比较强,因此在实际学习的时候,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可以牵涉到:相互配合意识,遵守规范意识,敢于向强者挑战竞争意识,展现出机智果敢,和睦相处的性格特点,这些也是实际渗透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细心去挖掘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核心价值观,然后进行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这样才能够步入到理想的融合格局。依照上述的方式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美运动项目,田径运动项目和体操项目中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挖掘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注重良好融合环境的构建,奠定教育基调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融合环境,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实际的融合效益,确保教育基调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其一,在各种体育活动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积极融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或者喷画,实际的呈现主题要很好的展现出体育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得实际的融合物质环境得以构建;其二,设定完善的体育教育教学制度,将核心素养培育的诉求考虑进去,对于各种体育活动中的要求进行更细化,由此确保学生严格依照这样的要求来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要求学生轮流去收还体育器材,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平等价值观的塑造;其三,注重平等友善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实际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的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对于各种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在其他同学遇到锻炼困难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去帮助,而不是去嘲笑,这样可以使得实际体育文化氛围处于良性的状态。通过上述融合环境的优化举措,可以使得实际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衔接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继而引导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这符合现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诉求,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吻合的。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正确认识初中体育教育在价值观养成中的功效,积极主动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由此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育处于稳步运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志华.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11-14.
[2]黎雄辉.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79+81.
[3]徐丽娟.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