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云燕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美术教学要力求体现素质教育,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紧密关联,不仅重视美术理论的教学,更重视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丰富想像力、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尝试,大胆革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新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中学美术;创造力;培养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作为中学日常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夯实美术教育理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对当前的美术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美术教学对中学生成长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非常关键且有影响力的造型艺术,能有效促进中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学几年的学习生涯,是中学生积累知识和形成素养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美术教学也必然发挥一份作用,帮助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提出了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和新课改,这些都是围绕着素质教育展开的。所以说,这些理念、要求、策略的提出都是为了素质教育目标早日实现。特别是中学美术教学和其它学科不同,它的艺术性和美感非常明显,可以借助这门课程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三)有利于中学生的创造力。中学美术作为艺术类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实现更强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强调美术课通过动手来完成。其次是将美术课通过活动来完成。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随心所欲地将现实与想象的东西绘制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创造性。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術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术作为非常讲究艺术、个性、创新的学科,必定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审美情趣和极具个性的创造力。
二、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有效激发中学生的兴趣。当前教师对美术课程的艺术性有一定了解,但他们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另一方面没有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特别是近乎“教条式”、“机械式”的美术教学方法,实在让学生难以接受,继而对课程学习无法产生兴趣。
(二)教師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素质教育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发展的教育。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一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无法顾及“两极”,即优秀生觉得太简单,而后进生又跟不上,让“两极分化”现象更明显。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教学效果有限。
(三)创造力考核与评价缺乏科学标准。以往美术教学的考核方式是试卷测验,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这种评价方式看上去非常合理,但是对学生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等都还不能产生准确的评价效果。特别是创造力考核利用实践分数代替,教师评价特别随意,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不够。
三、通过中学美术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出发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其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除了要讲解基础知识等理论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将之与实际教学融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摄像机记录“家庭宴会”的场景,然后在美术作品中通过动作、表情描述和表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也可让学生相互评价,从而找出更好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形式以不断积累经验。
(二)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等因素制定分层标准。然后,将学生分层。最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给予指导。在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受到常规思想、方法的限制。并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自由、轻松的教学或创作氛围。例如,分层后可以给学生相同的主题,但表现形式可自由选择。还可以根据主题播放相应风格的音乐,调节灯光的亮度、色温营造与之匹配的氛围。
(三)建立和不断完善考评机制。首先,要平等看待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给予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的教学和评价,更不能动不动否定学生创作的效果和价值。其次,建立和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并且将保护学生的个性作为该机制运用的唯一标准和目的。最后,考评不能简单的用分数来衡量,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先和缺点,并且为学生提供进一步优化的方法,为学生指明进步的方向。这样一来,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又给出了相关建议。
(四)引导学生自主绘画,培养学生创造力。要想改变美术教学现状,教师先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积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从而在讲解新课程时,应先详细剖析不同画作的特点,而后,预留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按照美术作者进行画画,激发学生主动描临摹,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绘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还可以告诉学生可以自己想象绘画的主体,也可以结合各种物体自由地绘画,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画出自己印象中美丽的风景图,调动学生主动拿起画笔调色,充分意识到应选用色彩鲜明的色料,这样才能凸显出景色非常秀丽,体现出学生时刻注意控制好色彩的明艳度,更加清楚画作不应有色差,各种颜色应搭配合理,方可画出山清水秀的图画,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绘画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美术基础,使学生学会搭配颜色,还学会运用绘画技巧。同时,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势必会完成教学目标,表明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以学生为本,从而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自主绘画美术作品,在绘制中结合自己的想象的画面,进行填充颜色,描绘物体的线条,渐渐地画出艺术作品,必然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美术作为非常重要的造型艺术,还能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进行表达和传递。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当前中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能力与素养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正视美术教学的作用及实际问题的前提下,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考评机制,不断加强美术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宗兰.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46-146.
[2]田雪.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分析[J].明日风尚,2017(23):126-126.
[3]何显标.谈美术绘画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现代装饰(理论),2018 (07):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