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仙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324400
摘要: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修课。在高中教学中,班主任教师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品德素养,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步入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祖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主题活动
引言
德育教学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教学的场所不仅包括学校,还包括学生所在家庭和所处的社会。通过德育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长期以来,很多班主任老师只重视日常教学和班级纪律,并未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上费工夫,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一、高中班主任渗透德育的意义
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其重要意义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其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详细来说,通过德育,一是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因为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其思想发展还不够成熟,且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若长期疏于管理与关注,便会导致其产生自暴自弃、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而通过加强德育,增强了常规管理的细致性,使得要求更为具体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规范意识,还可促进其及时反思,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二是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其学习自制力与主动性普遍较差,因此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也十分模糊。而通过开展德育,可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并使其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学习与明确学习目标,促进知识水平与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阶段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足
高中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高考成绩。此外,部分学校将高中班主任的绩效和学生考上大学的数量等同起来。这使部分高中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监督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学习文化课程时,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影响德育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德育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尚未实现。些班主任认为学生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不应该反驳,并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对学生有好处,所以他们将从道德教育的主体转变为道德教育的接受者。这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而严重地干扰德育的发展,不能形成学生的真正思想,甚至造成心理阴影。
(三)德育工作内容陈旧老套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指用来塑造学生道德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规范和法律道德的综合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法律教育,科学世界观和生活前景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给高中班主任的德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在德育事业中产生了问题。示例:进行理想教育时,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理想教育,当他们认为高考是惟一的理想时,会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而且高中生正处于青年期,喜欢张扬个性,独立意识较强。这种德育方法会激起学生的反抗,不仅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会大大降低德育的教育效果,达不到德育的期望。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一)依据时事新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效地打开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各种各样的时事热点新闻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大背景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状态对于思维逐步走向成熟的高中学生而言已经难以实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新闻产生一定的探讨欲望。高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就可以依据学生对这些时事热点新闻的好奇心理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待各种事件可以做出全面客观的正确判断,以此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效率。例如,在日常班级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时事新闻感悟分享”的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上分享自己最近所了解到的时事新闻,并试着对该时事新闻进行深度的分析,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班主任教师通过依据时事新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德育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参与公共事件评判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公民,从而更进一步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价值。
(二)创设多元德育活动,增强学生互动体验
创设多元德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互动体验,实现有效德育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说十次也不如做一次”,因为做的体验是直观感受,它能够让学生从感官、心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信息接受,并从中完成对精神内容的提炼,由此来实现成长。例如在“母亲节”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验,拉近亲子关系,我就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进行了家访,跟随妈妈们去她们的工作单位进行了视频拍摄,并制作成短片。然后,在主题课堂上我先为学生播放微电影《母亲》,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触动,接着我再为学生播放妈妈们工作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看到妈妈工作时的辛苦。之后,我选出其中可以在班级进行体验的工作,让学生去进行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之后,我再用语言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并让他们回家摸摸妈妈的手,看看妈妈头上的丝丝白发,由此借助互动体验的方式来实现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尊敬、爱妈妈的好孩子。
(三)通过班级管理活动提升德育能力
对于教学方式来说,不一定非要采取老师讲授学生听取的方式,而应该采用更多创新式的教育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并且创新性地进行一些有教育意义且吸引学生的活动。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植树节,班主任可以组织一次以植树节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身体力行地感受植树节的意义,也能通过亲子互动调节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进行更主动积极的学习,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一个了解学生的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落实新教育理念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并能够放下心中对班主任的防备和排斥,主动与班主任说出自己在青春期成长中所遇到的困境,寻求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在班主任的德育策略下获得身心健康方面的保障,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班主任德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军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思考[J].吉林教育,2019(48):5-6.
[2]姜黎黎.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思考[J].华夏教师,2019(36):89.
[3]李晓苏.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效率的措施分析[J].亚太教育,2019(12):35.
[4]曲显明.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活动[J].侨园,2019(12):131.
[5]陆生芳,郭玉芬.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