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王钢 王伯学
[导读]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有相对的不同方法。
        王钢 王伯学
        薛城区兴城盈园中学  枣庄十五中 277000
        摘要: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有相对的不同方法。初中阶段是塑造认知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这个阶段起到很重要的引路人作用。班主任对初中生德育工作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初中生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引言: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如何做到有效、正向的沟通和引导,初中生班主任在这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言行举止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会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初中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提升素养对做好初中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主任对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外延
        虽然中学课程已经开设了思政课,但是课堂教学有很多的局限,课堂教育和生活的真正融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知情意行同一难以真实落实。而班主任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延伸作用。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生活动态,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德育教育在生活中产生更好的效果,发挥好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作用。
        (二)班主任是人才培育的渠道
        习近平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时代干部的重要标准,可见“德”在人才选拔中的首要作用[1]。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和信赖普遍高于学科的任课教师。因此,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点亮一盏明灯,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是班主任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人才培养的一条直接有效的渠道。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导致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严重,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教育情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学生包括教师都认为学习成绩才是重要的,其他都可以暂时不需要或者不重要。这些不良的风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教育的效果缓慢,落实起来难度大。
(二)班主任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德育工作是初中阶段首要的教育任务,关乎着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方向。然而许多班主任对此认识的不到位,把德育工作看成口号式教育,仅仅注重班级管理和学生成绩,分配精力不均匀,导致德育工作被忽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能掌握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还有关于开展德育教育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也被考虑各种因素被取消,使得德育工作形式太过单一。


        三、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方法探析
        道德素质教育是初中生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一门教育,拥有良好的德行修为是学生受用终身的财富。德育不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更要落在生活中、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知识储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萌发的时期。因此,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此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力量
        班主任老师是初中教学中非常特殊的一类教师,他们不仅仅担任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更是学生朝夕相处的榜眼和无意识中模仿的对象[2]。因此,班主任教师更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对自己职业充满敬畏。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人,这样近乎书本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学融合大打折扣。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为和素养,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良风气和负面价值影响学生成长。例如,家长向老师反映学生身上有烟味,希望老师关注一下。老师观察后发现学生在厕所偷偷吸烟,老师跟学生一番谈论之后,了解到学生因为曾经老师看到抽烟,感觉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所以进行了模仿。班主任跟学生讲解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约定一起都不再吸烟,事后学生看老师不抽,自己也戒了烟。
        (二)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
        现在社会关系复杂多样,不同学生的不同背景会对不成熟的初中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和大量的校园时间安排都在课堂,对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的接触较少,加之仍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对许多是非问题不能够清晰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决定。班主任老师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动态的了解学生情况,跟学生谈谈心,换位思考,真正的走进学生心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小A是单亲家庭,不爱与同学交流,每当同学说到父亲时,她都觉得不舒服,很自卑。老师了解情况之后,跟小A谈心,告诉小A这不是不好的事情,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然后例举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很好的例子,鼓励小A性格开朗一些,多交朋友。经过一段时间,老师发现小A不在自卑,身边也多了一些伙伴。
        (三)激励学生,培养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尽早学会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讲,肯定自己是自尊自爱的第一步。初中生在这个成长阶段渴望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尤其重视班主任老师的关注和肯定。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有着除了课堂之外的交际,更容易从多个角度观察学生,对于学生的不足,尽量能够循循善诱,毕竟个体差异终有不同,要带着全面的眼光,分析每个学生造成不足的原因,这也是班主任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班主任老师更需要带着关心和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及时的发现优点并进行表扬其继续发展,让学生有个积极上进的心态和舒适的学习氛围。例如,小B同学因为先天有些疾病导致眼睛不能正视前方,心里很自卑,但是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小B同学的字写的很好,老师在班级经常表扬小B同学写字漂亮,同学也都纷纷向小B学习,慢慢小B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四、结束语
        初中生是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有一个好老师引导和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他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用心的研究和学习,运用适当的方式法走进学生心灵,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玉兰.走进学生心灵 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名师在线,2019(27):94-95.
[2]黄玉丽.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文学少年,2019,000(007):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