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不可疏忽的思想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陈学东
[导读]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陈学东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作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学习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育人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之,实践之。

        重提“五育”并举,是因为在当前教育实践上出现了种种教育偏差。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在当前各类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头脑观念中普遍存在。这种原因的形成固然与愈演愈烈的“唯升学率论、唯分数论”等扭曲的政绩观与评价观密不可分,但也与教育工作者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理解不到位。因为理解不到位,自然往往执行起来就会厚此薄彼,出现各种认识偏差。面对各种教育怪相,在有识之士呼唤与批驳下,在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与监管下,轻视体育教育的现象有所扭转,比如将体育纳入中考序列,在升学录取上把体育成绩计入总分等,已经产生一定效应。但是,在各个学校执行力度上,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各级各类学校应该确保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运动会,确保“两课一操”的落实。但是,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明一套,暗一套,搞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这与党与人民的办学方针自然相悖,是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批驳与纠正的。除了批驳办学工作者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外,其实,在对“五育”并举的理解上,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正确的理解“五育”并举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在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中不会出现偏差。
        
        “五育”并举,协调发展,互相兼顾。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德为首,智为主,体保障,美调节,劳实践”。作为“德为首”,其实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分和职责,也是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本分与职责。把“德为首”应该贯穿于各个教育活动序列之中。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教育工作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其实,我们在不同学段的教育论著与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可以看到关于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科教育之中的重要论述与指示。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灌输,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魄野蛮了,但是灵魂不行,就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因此,文明与野蛮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兼顾的。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对德育教育方面的轻视,有人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自己的学科无关。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体育课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长臂管辖”,也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其实,这也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本分和职责的事情。比如武术教育,作为体育教学上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常常是把“武德”放在首位来看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品德,只有本领,那么就会恃才凌人。
        
        司马光臣在论述才与德谈道:“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在这一段关于才与德之间的关系上,司马光对它们认识可谓剖析透彻,值得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警醒。当然,如果在教学工作者出现“重专业轻德育”的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出现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也刻不容缓。习近平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古人云:打铁还要自身硬。因此,作为每一名体育工作者,务必在自身素养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因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门学科的事情。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关键在发挥我们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要根据课程特点,适时适度地融入思想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家国情怀,时刻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报效祖国,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培养出“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合格人才。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每一名体育工作者用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毕竟,教师的人格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有人格的教师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是否相信老师讲的道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自己上课的老师是否可亲可爱。

        因此,我们每一名体育工作者都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党和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