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李欧
[导读]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欧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升平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学生的可塑性还十分强,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且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十分关键。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新课改以后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非常高效的。本文首先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为支点,为接下来的策略实施提供有效依据;其次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展开讨论,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在低年级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学生在知识储备以及学习基础方面存在一定悬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互动。具体而言,学习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比较低,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习越好的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多,反之,学习越差的学生越消极,容易产生抵触、厌学等情况,最终形成两极化发展;第二,学生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缺乏自主意识,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积极探索的意识,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第三,在语文教学中,互动环节过于形式化,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无法达到课程的要求,阻碍了课堂的互动发展;第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激励效果不明显,在组织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由于小学生自尊心较强,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但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课堂缺乏沟通和交流,降低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均等的互动机会
        教师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深入挖掘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认真贯彻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创设互动性课堂,并将其他优秀教师的思想和经验学习转化,为己所用,构建趣味性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另外,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师生互动作为课堂的主要环节,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语文课堂。
2.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展有效的互动沟通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课堂知识,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坚决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实际的教学为依据,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避免互动过于形式化,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教师首先进行课堂导入,与学生进行互动,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九寨沟的图片,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对风景如画的九寨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兴趣。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九寨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教师将这篇文章的问题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3.优化师生关系,在沟通中渗透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堂互动的重要依据,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师生打破隔阂,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更加和谐。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抵触和厌烦心理,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课堂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基于以上几点考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若要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例如,在学习《老师,你好》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挖掘文章的内涵,开展“我与老师不得不说的那些事”的分享活动,让学生以文字、图画或者课堂发言等形式,说一说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可以开展“飞鸽传书”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和沟通,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随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对文章的学习。
4.注重沟通艺术,强化互动中的语言激励
        语言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激励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建立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表现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及时予以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全文,随后展开课堂讨论,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踊跃发言,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人为什么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方面,学生踊跃发言,逐渐形成爱护动物、爱护生命的意识。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现实中的一些事例,说一说“如何保护动物,如何善待生命”,进一步构建爱护生命的优良品质。
总之,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互动和交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地为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实现高效、自主、探索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的思维,培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可.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8(36):239-240.
[2]庄春艳.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