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潘涛
[导读] 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民族、政党能够站在世界文明视域下,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潘涛
        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民族、政党能够站在世界文明视域下,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同自身文化价值的,这为“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为文化自信培育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文化活动开展创造了先机条件。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明确自身的导向,切实把学生引向增强文化自信的轨道上。让学生在对自身文化价值从心理上认同,进而流露出真挚且深厚的情感;对自身文化生命力上进行有力地张扬,进而表现出坚定而执着的信念;对外来文化采取理性扬弃的态度,进而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职语文教学才能在当今倡导课程思政热潮中焕发出自身魅力,永葆生机与活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中职语文教学应立足文化自信视阈下,注重将育人与育德相结合,实现在知识教育和技能传授中渗透思想引领和价值传播。将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学生实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活、实践教学等环节中有机映射文化育人内容,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进而实现寓教于乐、寓道于教、寓教于导、教学相长效果,进而有效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效。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需要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和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变化,作为中职学生来讲,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更要具备创新创造、沟通协调、组织动员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仅仅依靠专业技术学习和锻炼是不能实现这个目标,而借助语文教学,依托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二)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从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往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再学习,以适应专业技术和社会生产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语文教学,特别是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训练和强化,可以不断夯实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这对于中职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来讲,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教师教法单一、枯燥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乡镇,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引导,使一些中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大部分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被动、轻视语文学习,加之现今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多元化娱乐更能直观地吸引学生,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逐渐远离传统文化精髓。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形式,教师采取逐字逐句串讲的方式势必让学生自我体验的时间变少;教学过程更注重知识的工具性而非人文性、更注重讲授知识以及对的记忆而忽略了诵读的重要性。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忽视传统教育的渗透
        一些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其根源在于教师对和传统文化的理解、研究不够深入。对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补充少之又少,在平时的备课中也没有刻意去挖掘诗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日常工作、学习总是被繁重的其他教学任务所累,基本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先行。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学习,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学会使用各种现代手段作为教学辅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便更好地教育教化学生。
        (二)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探索意识、风险意识、奉献意识,把文化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打破常规,不要习惯从本本中找答案。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空间,开启创意点子,开发创意产品,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从文化自信精神培养入手,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性
        文化自信是中职学生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作为中职语文教学来讲,一定要从文化自信培养入手,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和渗透作用。一要以语文教学作为载体,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影响,特别是注重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操守的正面引导。二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注重发挥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传统道德操守,筑牢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的道德底线和综合素质。
        (四)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教育
        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越来越不受欢迎,作为语文教师,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学生自身专业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将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如近几年影响较大的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教师可以选择精华部分推介到班级QQ群,使学生在休闲之余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古典文化之趣,从古人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使传统文化素养也得到陶冶和提升。在当代文化教育方面,“感动中国”“大国工匠”“开讲了”等节目内容都可以有选择地分享到班级管理平台,让学生感受当代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加强社会实践,积极发挥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通过班级活动,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旧址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参与当代文化,如引导学生创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讲、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教师也可以结合地域特点和地方特色,以专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地文化,如影视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当然,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不限于此,比如利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晨读材料,融入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等,都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将继续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十分紧迫而重要,作为中职学校管理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开动思维和路径,从文化视角审视和探索语文教学的实施途径,推动中职语文教学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学梅.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梁莉敏.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3]陈治凤.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4]白云飞.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5]张鑫慧.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