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
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中 4383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重要阶段,语文学科在高中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对于语文的教学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在高中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阅读和写作看似是两个分离的部分,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促进写作
引言
写作文一直都是高中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难以攻克的任务,因为学生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并跟随写作灵感与表达欲望进行写作,才有可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而课外阅读活动则可切实开阔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而这就能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写作,久而久之,便可切实优化高中生的写作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切实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1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现状
语文除了认字学词以外,还有两大重要板块那就是阅读和写作,在随着新课改以来,语文当中的阅读与写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高中生能接触到的课外阅读书籍有限。虽然教师会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或经典作品,但是小学生对此兴趣普遍不高,不愿意阅读。还有些高中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但也仅仅是走马观花,没有从阅读中分析他人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也没有提炼出优秀的素材,不能给自己的写作提供便利。从高中写作情况来分析,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高中生作文,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叙事清楚,但这也仅仅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高中生作文缺乏新颖的立意,文章内容似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很多高中生表示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部分,感觉无话可写。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教师会将学生的阅读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当中,虽然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和教育部门仔细斟酌选择的,但是还是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语文学习阶段,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不能仔细地阅读文章,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主题不鲜明、文章语句不通顺、没有写作思路、写作方式不正确等问题。教师以及学生只有将阅读以及写作合理地进行有效的完整的相结合,并且运用语言开展出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通过阅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高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间的密切关系认识不清晰,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与写作教学衔接不连贯,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掌握相关写作技巧,影响了以读促写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老师常常将阅读教学流于课文表面,忽略了知识内涵的精细揣摩,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于文字表面。比如高一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大部分老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修辞手法上,而忽略了作者在描写中体现出的情感变化,对这篇抒情散文的学习停留在文字表面,不利于学生对散文这种写作体裁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以读促写”意识的引导,学生未能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了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揣摩,对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布局结构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高中语文课堂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3.1从读后感出发,以读促写
读后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作文类型,高中生并不陌生,同时这也是进行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阅读文本,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所表达的情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等有良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同文本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通过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读后感的撰写降低了写作难度,解决了高中生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读写的有机融合。比如,高一学习的《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本文描绘出兰亭的景致以及作者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整篇文章词句简洁而铿锵有致,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随情感的变化而体现出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细致揣摩和体会作者在词句变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变化,从而深切感知到这篇名篇佳作中作者抒发出的生死无常的感慨。作者用“崇山峻岭”“茂森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描写出兰亭山水的风貌和清幽的环境,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改写和扩写,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2在阅读教学中提升谋篇布局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非常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相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相同体裁中不同行文结构和写作视角下情感表达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谋篇布局的能力。比如,高一学习作家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思路,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中掌握作者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品味作者在刻画梁任公形象和情感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从而在本文阅读过程中学习到写人记事散文谋篇布局的方法。老师可以在学习本篇课文后,带领学生进行写人记事散文的仿写,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切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3开展情感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情感表达不够真挚一直是阻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无法借助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抒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导致文章枯燥空洞缺乏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情感阅读,对文章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揣摩,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抒发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虽然文章着重对荷塘月色进行细腻的描绘,但是表达出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复杂思想感情,文章中在环境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心中淡淡的忧愁。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荷塘优美、静谧的美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借助文字和写作方法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与阅读学习是分不开的,要想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必须要加强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写作的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1):68.
[2] 宋爱卿.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J].中华少年,2019(7):261.
[3]钱鹏.用心阅读,以读促写: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探索[J].课外语文,2015(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