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朱琳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朱琳
[导读] 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语文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同时语文教学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南校区  朱琳 710061

摘要: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语文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同时语文教学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出发,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普遍缺乏对古文化的了解,也没有深层次地去了解传统文化,这就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从而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拥有很多灿烂光辉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同一轮皓月,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身边涌现出大量的信息,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现代化的浪潮涌向学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很多危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学生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锤炼过程中没有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使得学生在精神品德方面出现了文化的流失。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学科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更强的民族凝聚力,不断迸发出自身的潜力,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中突破,初中语文教学有许多内容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文章值得再三阅读和回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将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感受到“工匠精神”“爱国精神”“思乡之情”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代建筑,通过这部分内容了解我国民族精神的力量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并从中学习相关的语言文化、地方风俗以及相关诗词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转换成自身的素养和情怀,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心,进而更为坚定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开展趣味活动探究,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生正是活力四射的年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真确认识文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趣味活动为载体。
        例如,在教学《行路难》古诗内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古诗学习都会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古诗晦涩难懂,而且还需要背诵记忆。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对古诗字词的挖掘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又如,在讲解“玉盘珍羞直万钱”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文章的“羞和直”单独提炼进行讨论,如直通值,是指价值的意思,在古诗文中是值钱的意思,羞在古诗文中指代山珍海味。联系具体语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讨论会,就“为什么这些山珍海味这么值钱呢?这难道不是生活中饮食浪费的现象吗?”在活动探讨中,教师引入生活中饮食浪费的现象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促使古诗教学趣味化。学生在赏析诗句的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出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培养了语文综合素养能力。[1-
        (三)注重培养古文献阅读的习惯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渗透时,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于精神上的追求更加具有深远性。由于阅读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当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教师要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忍辱观念,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对爱国情怀有着浓浓的感悟和探究精神。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当中要重视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古文探究能力和探究习惯,激发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渗透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阅读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动力,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对于古代文献的分析能力和拓展能力,从而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当中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孕育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在初中语文教材的方方面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古诗文教学中,这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英.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03-104.
[2]张建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上),2019(11):89.
[3]赵健.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10-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