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斗姆湖小学 童立文 415134
摘要: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以衡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生活实际经验和学生思想认识的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语文作文; 指导方法; 创新实践;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一直存在着低效的问题,不论是写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待于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改善这种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一、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夫利曾经说过,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刺激,那么就是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因为在心理学中认为一切活动的展开若能产生一种持续、强烈的内在动力,学生就能对此产生兴趣,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作文课很难,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甚至学生对教师限定的题目无法产生兴趣。这就导致学生上课的过程没有趣味,课堂会变得枯燥无趣,缺乏效率。
(二)写作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在现阶段,学生的习作中很难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造成文章看起来呆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情感抒发越来越机械。呈现出一定固定的模式思维。在写作中,描写过程都是机械描写,缺乏真实的情感。还有的学生写作就是词语的堆砌,语句单调,缺乏自己的真实情感。第二,学生的写作呈现假大空的现象.一般学生都是将写作作为自己的任务去完成,很难真实的体验情感的过程,导致文章出现类似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异。
二、 小学语文写作的要求
(一)文体角度
一说起写作必然会提到文体,学生的作文是否能够符合大众审美标准,获得社会的认可,这都是需要注意的内容。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教学过程强调淡化文体,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但是淡化文体,并不是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任何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依然得注意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对各类文体都能熟练掌握。
(二)写作质量
尽管在当前,学生的写作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质量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对学生基本的要求。首先,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就是言之有物,也就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将自己的所见和所闻表现出来,不能呈现出假大空的现象。其次,学生的写作必须言之有序,这也是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有一定的联系,有条理的将文章表现出来,增加文章的连贯性。最后,学生所写的内容必须言之有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抒发的,要讲真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不同学段之间的要求
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生的不同学段要求的,其中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不同年级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主要强调的教学内容是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为之后的命题作文打下基础,一般有包括看图说话、看图写话、讲故事等内容。其中,主要的重点在于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在高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在遇到优美词句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来,在平时多拿出来翻看,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语言量,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富有文化底蕴,更能运用到一些优美的语句和修辞手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写作教学并不一定是要在写作课堂上进行讲述,而应在平常的一点一滴中进行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在一点点地提高。
三、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从而喜欢上写作。
首先,教师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一步一步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信心,难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也应该从易到难.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段,让学生循序渐进,把握住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丰富写作的素材
只有具有一定的积累,写作教学才会更加顺利。
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加强对生活的体验,从不同的渠道能够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材料大多数都来自大自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体验自然,让学生能够走进大自然,感受祖国的美好.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气息。另外,在家庭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家庭生活,例如,亲戚之间的来往,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等,能够增加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的生活获取相关的素材,例如,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教师之间的师情,学校中的各类互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
(三)更新教师的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写作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写作活动中。
首先,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早期的教学中,教师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作文会出现雷同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观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能围绕学生的感受进行,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语言逻辑思维。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不能胡编乱造,脱离生活轨迹。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占据主导的地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生活的实践中能够丰富自身的素材,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彦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