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郑瑞龙
[导读] 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心理场的营造,可起到激发动机、驱动情感、暗示诱导、引发移情、加深体验的作用
        郑瑞龙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745700
        摘要: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心理场的营造,可起到激发动机、驱动情感、暗示诱导、引发移情、加深体验的作用。小学生进入各种有趣、生动的情境后,很容易调动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激起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积极情绪,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美术活动中去,认真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各种有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进而创作出本真且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景教育;创设
引言
        美术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艺术类科目,对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使同学们逐步发现美术学习的奥秘,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总之,该篇文章主要围绕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美术教学实效进行阐述,以使同学们逐步发现美术学科的乐趣,提高美术学习积极性。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情景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创设情景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促使学生们产生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下有效掌握美术知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比较普遍。而小学美术教学常态化运用,其实就是在“新常态”下运用“情景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景,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美术知识。长时间下去,学生们会逐渐形成美术核心素养。
二、转变传统美术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一般为照着教材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美术的广泛概念释义,这个过程枯燥、系统性强,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加上很多学校并未对美术这门学科倾注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并未在课堂教学中精细的准备,进而直接导致美术的教学质量水平不够高。因此,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对此门课程进行重视,校园需要通过教学目标与模式的更改,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注意,此项工作首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因此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模式,可有很多展开的内容,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了解学习兴趣,让教师可以有更多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借助信息技术与设备,让整个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方法。
三、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
        (一)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景
        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交流和讨论。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到可交流讨论的美术教学情境中,可有效激发同学们美术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美术知识。这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使他们在情境中更多的与老师同学交流,同时也可培养他们良好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可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一同探讨美术知识。通过活动可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热情,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美术知识,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其次,教师也可在课堂中积极的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可使同学们减少课堂分神的频率,可使同学们更加愿意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有效性。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使同学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美术学习乐趣,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意识。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时《未来的建筑》,教师首先则可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你们想象中未来的建筑是怎么样的?”,从而推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散思维,想象各种具有个性的建筑。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彩笔进行绘画,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效率。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可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则可使他们逐步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学生本真的眼睛去发现
        喜爱游戏是儿童时期与生俱来的本能。儿童在游戏中快乐、自在、和谐,全身心投入,以至忘我,迸发出勃勃生气和创造力。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会审美,运用学到的技法和发现美的能力来为有品位生活服务的,游戏的植入和材料的运用是更好的解决让孩子在难度面前直观解决艺术观察方法和技巧问题。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比较、学会去分析物体才是我们要孩子真正领会的东西。而这领会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须珍视儿童因为游戏生成的情绪,因势利导,让孩子在渲染着趣味的学习环境氛围中,进一步生成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时《感受音乐》,教师则可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会”的情境,推动学生基于听觉进行美术创造,通过该方法可使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提高该堂课教学的效率,进而使同学们发现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情景教学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已经普遍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并使其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而且,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就美术这门学科来讲,其艺术特征非常明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们教学《看谁涂得更好看》这一内容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大概的了解绘画材料对不同画面的影响效果,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学会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应用这一概念。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划分全班学生,让他们组成多个小组,然后搜集网络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们便可以在观看图片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有效观察图片,并找出图片中包含的色彩和使用的绘画材料。与此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入这些颜色和材料,以此来展开有效的会画制作。在进行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适合的歌曲,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
        (四)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来源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要学会观察,进而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达身边存在的美。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走进大自然”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中,来引导学生对校园美的感受,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可结合在校园中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促使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方法很多,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因地制宜发挥最佳课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带入情境不是目的,在儿童进入情境后,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感受、情绪,来帮助其理解绘画技巧和语言,使学生在其中真正的得到收获。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表面轰轰烈烈的课堂假象,警惕表面的热闹,要始终遵循情境教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效率要高,耗费要低”。
参考文献
[1]孙皖韻.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对策[J].中华少年,2019(36):67-68.
[2]王忠玲.小学美术教育游戏情景教学研究[J].才智,2019(35):112.
[3]蔡宝意.情景教学与作品展评的美妙融合——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J].明日风尚,2019(23):73+75.
[4]方标.基于情境构建的小学美术教学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2):100-101.
[5]杨英.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9(3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