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王兵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模式和方法都在发生重大转变,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对现代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此对枯燥的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
        王兵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模式和方法都在发生重大转变,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对现代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此对枯燥的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方法
        引言: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方法能够将知识与趣味教学模式进行结合,以高效的方式为学生传递知识经验,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成绩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和理论性特征较为明显,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保障自身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小学生整体思维水平有待提升。科学高效的开发学生思维模式增强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趣味性教学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提倡学生进行快乐学习。由此不难看出,趣味性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观念具有高度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充分运用。
        教育行业普遍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使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以高度注意力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变得多元化,其考核标准也由传统的教学效果转变为对教学过程的分析,课堂氛围等内容皆是在考核标准之类,对于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和快乐程度做出了客观评判,同时还倡导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想法。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融入
        为更好的提升学生数学教学参与度,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乐趣。新课程改革推行后,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新编教材中都为教师预留了相应的趣味游戏教学内容,例如“一元钱的用途和价值”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出几名学生分别充当销售员和顾客的角色,合理的设计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进行购买,帮助小学生认知到一元钱的价值和可以购买哪些东西。

教师则是发挥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交流和支付情况进行充分的指导,在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当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钱币时会了解其具体的价值,当购物情景模拟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对知识进行导入和传授,高效高质的实现教学目标。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展现小学生活泼好奇特征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手脑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潜移默化中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也有很好的帮助,更重要的在于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运用竞赛学习教学法
        对小学生而言,不仅应该按照兴趣进行学习,还要考虑学生的争强好胜心。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数学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入一些竞赛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还能把所学知识具体发挥出来。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安排数学故事比拼、数学运算比赛等环节,把比赛作为学习动力,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另外,数学教师还应该按照学生的好胜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让其意识到团队的作用,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努力完成竞赛,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生的人格,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展情景教学法
        第一,情境结合的数学故事。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都是使用身边的故事。比如在“加减法运算”中,可用小红吃苹果的故事开展,教学中把重点的知识点加到故事中。教师和学生还要互动,相互提问题,以此解决问题。教师可先问学生,小红手里现在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完之后,再问小红吃了几个,同样是学生回答完后,接着问小红手上还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第二,情境结合的数学口诀。顺口溜和童谣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尽量把学习内容做成顺口溜,增强学生记忆力。比如在学完加减法混合运算后,学生脑海中基本上都形成了按顺序计算的模式,在遇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可能就有问题,此时,教师应该编制对应的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有加有减有乘除,先要乘除后加减”,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提高记忆效果,还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对其进行肯定,使学生好奇心能够达到一定的满足。在数学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式模式,通过互助和竞争的方式,以此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此种模式不仅仅提升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同时能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此外,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培养,进而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需要对全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优缺点做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合理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能力相当,小学生们在活动中不断进行沟通和互助,最终共同进步。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取成功。
        结语: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奇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其学习过程存在明显的兴趣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活跃数学教学课堂,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有效的推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5(012):P.56-58.
[2]黄丽红. 关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中外交流, 2017(5).
[3]王倩, 赵玉清.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软件导刊, 2013, 12(003):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