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红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 浙江台州 318050
摘要:新教育的发展已经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提出新的方向,通过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从而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在近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际运用当中,一些教学生活化的误区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对小学数学教学优化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小学教学生活化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实际情况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通过合理准备课程,保证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意义,同时对生活材料的选择要慎重选择,用来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另外,合理的控制教学目标主次和教学生活化的地位,才能够使生活化教学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以实践教学为基础,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生活中积极运用一些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物带来的视觉刺激,积极探索数学新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最大乐趣。比如在“圆面积”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套橡皮泥,利用橡皮泥的超强可塑性,让学生捏出圆面积的推导图。具体来说,也就是让学生先捏一个圆形平面,然后把这个平面分成八等分或十六等份,而后再进行拼接,发现可以拼接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形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求圆面积就水到渠成。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上奠定了学生成长的模型,在学习中学生会将教师作为学习、模仿的榜样。而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随着教育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虽然也在不断改变,但是新课改之前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拥有绝对地位,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知识,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二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部分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会选择在课前做好相关教案。部分教师在教学一段时间,或者是教龄长的教师已经不会选择再写教案。由于这些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会根据经验进行教学,看似简化了教学流程,实际上加重了教学的负担。三是教师压力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两全,很难同时满足多种工作,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消极心理,还容易将其带到课堂上去。教师本身有很多压力,一方面试图将学生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职称、家长等的期望下,不得不将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教学目标,导致生活化教学误区百出。
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一)进行生活化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相对有趣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学习知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比如,在10以内的数字认识学习中,为了使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数字游戏,引领学生学习数字,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拿出若干根小木棍,让学生们用这若干根小木棍,进行摆数字游戏,数一数摆完这一个数字,共用了多少根木棍;也可以让学生试试用这些木棍可以摆出多少个数字。通过同学的相互合作和自己的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10以内的数字。再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开展情景化教学。课中可以安排一名或两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当购物者,拿着人民币对教室内的物品,如粉笔、黑板擦、书本等物品进行购物,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购物这一个生活情境的设置,学生们可以很快地了解到人民币中1角5毛、一元、5元、10元等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带领学生去解决生活化的问题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们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不能一致,有一种有力气却打不出去的感觉。在课堂上完全适用的数学理念和数学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说,就失去了它便捷的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是相对理想,条件准确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统一的。而在实际生活中问题则比较烦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控制的,而且可能性是相当多的。所以,在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应用课堂中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那些生活情景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在应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面对那些数学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疑惑的时候,学生就会从中意识到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但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这种局限性只是教师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没有办法得出答案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一些学生可以实践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东西会会有很多:一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二是能够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加强基础;三是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局限性以及应用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由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刘园园.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邹青.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D].鲁东大学,2017.
[4]于红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5]刘伟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徐菊红,1975年10月,女,汉族, 浙江省台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