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李文玲
[导读] 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新兴名词,是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
        李文玲
        靖边县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718500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新兴名词,是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数学素养
一、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将传统的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基本素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不仅要放在传授数学学科知识,还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创建高效课堂,积极开展生动、活力、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理解与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还需要借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既具备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与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又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应用型的核心素养的应用型人才[1]。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通过综合实践,学生能够在面对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优势,有效增强自身的优良品德与核心修养,通过学习与锻炼逐渐成长发展为对社会有贡献、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才,有效满足现代化小学教育对数学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二、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要对策
(一)将数学教学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与技巧[2]。实际上,数学教育与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更加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进行《购物》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学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教学课堂通过“买文具”、“买衣服”以及“小小商店”几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换算、购物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其它学习技巧与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总结、推理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应该将教学课程与日常生活实际有效结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独特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算能力。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教育方式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新与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多元化、全面性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作为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数学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数学教学知识的特殊性质直接决定了其教学形式的设计方式。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计算与数字联系,而是处处都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开展深入的探究式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小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课件中的附件进行大胆尝试,说一说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呢?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探究活动中来。通过涂色、填表、连线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之后再将小数的意义延伸到生活中常见的黑板、食物以及路程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实际运用。
(三)积极转变传统的评价系统,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
        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能力以及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实践性作业。通常情况下,实践性作业不同于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它是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周后才能够完成作业任务的一种特殊作业形式。实践性作业是脱离了解答课本习题的形式,对生活中的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习题进行解答。教师通过布置这类课后实践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灵活运用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比如,在进行《栽蒜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与家长沟通好,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与陪同下,自己尝试栽蒜苗的实践性作业,通过每天的观察、记录,让学生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整理,并完成最后的统计图。通过各小组统计图的区别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在实践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图表比较谁的蒜苗高度最高?栽种的蒜苗高度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为多少?蒜苗的平均生长高度为多少?以此类推,在进行与其相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同样的探究与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有效增强学生的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尤其需要重视与关注的内容,作为最关键的教学任务,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性教学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对当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全面性、综合性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行学习探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扩展学生的知识眼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文立1.经历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统计领域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12):P.69-70.
[2]姚莉.培养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2019,(6):3-4,8.
[3]王文凤.STEM教育理念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5):70-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