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姜腾博
[导读] 美术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学习美术不仅仅是积累常用美术技巧的过程,更是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美术的重任。

        姜腾博
        甘肃省甘谷县金坪初级中学    甘肃省天水市  741200
        摘要:美术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学习美术不仅仅是积累常用美术技巧的过程,更是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美术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由于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有效性较低,教学工作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具备着知识点抽象、技巧需要通过实践掌握的学科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使用具体的语言去为学生讲述知识内容,也不能使用语言去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是导致教学工作有效性难以提升的罪魁祸首。鉴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整合教学资源两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同时,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备课工作的质量,以促使课堂内容不断完善,为美术教学工作增添色彩。
        一、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当中,很多教师却并未及时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起来,也没有认识到学生对于美术课程本身的兴趣能够对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专业性极强的语言去为学生灌输美术那内容,并使用专业性极强的语言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导致学生难以接受。鉴于此,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从课堂内容本身入手,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让美术教学内容更加富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本身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执教《校园艺术界》一单元中《制作道具、表演》部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制作手工,并利用手工制品表演短剧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好本节课需要使用的工具,如硬纸板、剪刀、美工刀等。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并为学生用语言讲述制作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对如何制作手工艺品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手工艺品的用途,进而为学生安排角色,呈现一台简单的短剧。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升鉴赏能力
        美术是人类社会生活,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们现实生活在精神层面的升华。由此可见,能否鉴别美术作品的 优劣,并合理的分析出美术作品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是评判教师教学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从现阶段实行的初中美术教材之中不难看出,教材的编写者有意识的将美术内容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旨在让学生通过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来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充分的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美术课堂。
        例如,教师在执教《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单元的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诗歌文学与美术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悯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去画出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作品完成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出示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播放音乐《伏尔加河纤夫曲》,让学生把音乐与美术练习起来,感受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与艰辛,进而更加直接的捕捉到美术作品之中的蕴藏的魅力与渗透的精神内核。
        三、提升备课质量,完善课堂内容
        课堂是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内容的完善与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是否能够认真的完成备课工作,与课堂内容的完善程度直接挂钩。由此可见,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必须提升备课工作的质量,在课前做好万全的准备,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
        首先,需要教师备好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精准的定位到其中的教学重难点,并合理的借助教辅书籍与互联网,寻求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在遇到瓶颈时,要向其他优秀教师取经,活用他人经验于自身教学活动之中。
        其次,需要教师备好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班级整体的情况有所把握,以此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的消化教师传递出的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巧。
        最后,需要教师备好教学流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回顾以往的教学设计,并从中发现问题,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予以改进,让课堂之中的环节衔接更为紧密,让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在其中付出了足够的汗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韦燕燕.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9(19):170.
        [2]宋玉梅.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文教资料,2019(09):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