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6105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职高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职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也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三方面,对提高职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高;体育;教学提高
进入21世纪,职高院校体育文化正以它独特的育人方式、广泛的群众基础、较高的娱乐性等特点在职高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入世”,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将在此背景下全面“入世”,加入世贸组织后,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的GDP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果我们失守这块阵地,将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的发展,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之一。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体育文化的构建。
一、扮演演员角色,提升学生课堂参与
好的演员,应该是能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并把自己的感情和角色的感情相结合,并与其他演员共同合作完成成功的“演出”。所以,笔者个人认为,好的教师应该是位好的“演员”,在课堂教学中扮好自己作为“参与者”的这个角色,有感情地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需要老师的参与。教师的参与与学生的活动结合默契,将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的有效性,可以让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中来,不知不觉地和教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内容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恰当进行讲解示范,并在教学中多次加入学生的练习队伍,作为一名学生参与学生的练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模范教师的动作),最后的环节“接球后的单手肩上投篮”比赛环节,加入学生的比赛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创造机会走进学生,同学生一起学、一起练、一起比,改变了原来教师高高在上、作为指挥者的角色,让课堂更加融洽。
二、跟进学生日常,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任何体育技能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生疏,这是在所难免的。职高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教授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帮助他们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始终保持锻炼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
体育教师可以从科学的视角,向学生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热爱体育锻炼,拥有健康行为的人的身体情况,以及不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健康行为的人的身体状况,两相比较,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行为。比如,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课下的日常锻炼情况进行了大致的了解,而且专门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以更详细的了解他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和面对面的交谈,发现了学生很多锻炼的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向学生做了说明,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训练,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三、民族体育比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且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学校可以积極展开民族体育比赛,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渗透。开展体育比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心理,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锻炼中去,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体育情景中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价值和氛围。
在职高阶段,最常见的比赛大致就是篮球、乒乓球、足球,长短跑,投掷类运动的比赛,这是比赛竞争性很强,但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为此,我们可以在运动会中合理的编排进民族体育比赛项目,比如竹竿舞比赛,利用竹竿相互击打来把握节奏,十分热闹有趣,把这项比赛列入运动会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还可以让学生在舞蹈之中学会合作与创造。除了竹竿舞,背篓绣球与高杆绣球同样具有民族特色。背篓绣球需要有一人背着背篓,在规定的范围内接球,而投手距离被背篓的同学具有一定的距离,绣球抛出,需要背背篓的同学想尽办法去接住,但是,如果背背篓的同学跨出规定区域接球,则是违规,是一项既考验配合又考验技术的项目。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为运动会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吸引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总而言之,校园体育文化对于职高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新时期的教育中体育文化也必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要不遗余力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使学生收到良好的体育文化的熏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有志.立足以人为本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9):60-61+78.
[2]丁建军.简论职高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压力及解决策略[J].运动,2016(0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