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指导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张淼
[导读]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张淼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 (河北 唐山)063000
        摘要: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基于人本理念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进而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人本;高中;历史;高效教学
        历史是一门对过去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载,学习历史可以让后代的人认清历史,以史为鉴促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历史搭建了大致的框架,而高中历史就是更加详尽地全方位展现了中西方历史文化。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效果反受影响。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挖掘核心价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设置学习小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进行主题辩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三方面,浅谈人本理念指导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
         一、挖掘核心价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都要围绕教材展开,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对教学做到了然于心。只有真正深入解读了教材内容,才能更准确地挖掘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借助历史史实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例如,在教学“中国近代史”内容时,教师可以借机把“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历史教学之中。近代中国史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承载了中华民族血与泪、辛酸与屈辱的一段历史。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在这期间无数爱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换来如今的安宁太平、扬眉吐气。在进行这段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史料,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所遭遇的苦难,感受近代中华儿女的顽强抗争,感叹如今我们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教材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的忧患意识、兴亡意识,植入并渗透到整个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设置学习小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什么是爱国主义呢?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都绕不开家、国这两个字眼。从古至今,我国就一直传承着爱国主义这一精神火炬。

我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本单位,而国是家的存在依托,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当中,认为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是思想政治课的事情,而实际上历史课堂是一个绝佳的家国情怀培养平台,而且更加有效果。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设置学习小组,让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想升华。
        例如,在教学“汉朝历史”内容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赵苞是东汉的一个太守,驻守辽西,赵苞来到辽西以后对这里开始大力整顿,修缮城池、训练士兵、发展农业,不仅辽西经济得到了恢复,外敌也不敢入侵。鲜卑族通过阴谋诡计劫持了赵苞的家人,胁迫赵苞投降,将辽西拱手让出来,赵苞没有选择救自己的母亲,而是选择了忠于朝廷,最终打败了鲜卑。在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之后,笔者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探讨两个问题:(1)如何平衡家与国的关系?(2)在我国古代爱国主义具体是什么内涵呢?汉朝与先秦时期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如此,能够促进学生对家国情怀进行深层次地思考。
         三、进行主题辩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是客观的,每一个人从史书中都应该能够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必然。教师应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产生自身对历史的独特见解,这是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能力和观念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主题辩论来就学生的辩证思维进行培养,通过以特定事件为核心让学生就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进行辩论,这种方案还可以推动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笔者在一次教学中,便让学生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形成孰优孰劣”来展开辩论。笔者先是将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然后让学生就己方观点去搜集论证,而论证的搜集则需要学生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原因去充分考量,这个过程则可以通过大量学生的共同收集来迅速完成,接着,笔者从学生中挑选辩手来展开辩论,并允许辩手在无法反驳时向支持己方观点的台下同学求助,这样,便可以调动全部同学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到辩论中,进而推动全部同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对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历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视。历史作为一门回顾过去的学科,却可以起到展望未来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发挥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待教学问题,深入挖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具备更好地面对未来人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小庆.如何实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17(27):22-23.
        [2]张远.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06):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