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以艾滋病防治主题班会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刘淑玉
[导读]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践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透过思想道德现象,发现思想道德本真,受到积极熏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
        刘淑玉
        四川省 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  641300
        摘要: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践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透过思想道德现象,发现思想道德本真,受到积极熏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班主任的机械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德育主题班会的兴趣。针对该情况,我在组织初中德育主题班会的时候,会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德育内容,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行为。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微课;应用策略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为班主任践行教育管理活动指出了新的方向,即将德育融入到教育管理活动中。德育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德育管理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组织德育主题班会的时候,如果班主任就德育内容大讲特讲,很容易将班会活动上成思想政治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德育主题班会活动本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信息技术手段是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所以,我在组织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时候,会应用微课。以“艾滋病防治”主题班会活动为例,我这样应用微课:
        一、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是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基础的。当学生对所组织的德育主题班级活动不感兴趣的时候,就算在之后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难以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最终导致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此问题,在组织主题班会之前,会围绕班会主题,设计、录制不同的微课,将语言内容转化为动画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班会参与兴趣。
        比如,在组织“艾滋病防治”主题班会之前,我精心地录制了“揭秘艾滋病”“防治艾滋病”两个微课。其中,“揭秘艾滋病”该微课,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主要症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防治艾滋病”此微课中,向学生们具体地介绍防治艾滋病的方法。在主题班会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根据活动需要,将这些微课,展现给学生们,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使学生通过观看,把握重点内容,为提高学习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应用微课,驱动学生积极探究
        学生是参与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主体。而且,组织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建立对德育内容的深刻理解,为接下来将德育内容转化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做好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多样探究。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时候,灵活地应用了微课。
        比如,在实施“艾滋病防治”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播放了关于艾滋病病人的影视片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艾滋病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内心深处产生探究艾滋病的兴趣。把握学生们的参与情况,我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艾滋病呢?艾滋病的症状有哪些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我先鼓励学生们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自己看到的影视片段、新闻报道等,初步地讨论艾滋病。在学生们合作交流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揭秘艾滋病”这个微课,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合作观看,总结问题答案。在学生们此次合作交流之后,我随机地选择几个小组成员,扮演“小老师”的角色,揭秘艾滋病。通过学生们的参与,此次德育主题班会获得举办得有声有色,而且,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了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为在体验生活的时候,预防艾滋病,学会关爱艾滋病病人打下坚实基础。
        三、应用微课,辅助学生总结方法
        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是为了使学生们掌握多种多样的德育内容,受到德育熏陶,自主地积累德育方法,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德育主题班会活动实施过程中,借助微课,学生们会对某一德育主题内容建立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就需要掌握方法,践行德育行为了。为了实现这一点,我继续应用微课。
        具体地,我在学生们总结了艾滋病基础内容之后,继续播放“防治艾滋病”这个微课,引导他们合作交流,总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之后,则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储备的知识和方法,就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对待艾滋病人进行体验。比如,学生们可以扮演医护人员,艾滋病人家属等角色,直观地展现与艾滋病人相处的方法。在组织了此次活动之后,我还鼓励学生们走进小组,以小组为形式,宣传艾滋病的防治,将知识储备转化为行为,提升主题班会活动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将主题班会活动作为落实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灵活地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驱动学生探究,辅助学生总结,使学生通过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储备道德知识,建构道德认知,践行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发展,同时,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温金玉,曹明秋.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8(32):154.
        [2]张传玲,王海.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7):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