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赵新荣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理念已逐渐渗透于现代课堂活动之中。英语作为中职教育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交际沟通、文化理解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赵新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54150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理念已逐渐渗透于现代课堂活动之中。英语作为中职教育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交际沟通、文化理解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引导策略,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阻碍其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因此,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时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复杂的词汇、多变的语法常常让中职学生“犯了难”,这就需要学科教师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指导策略,正确把握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督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课堂质量。然而,就目前中职英语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难以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创设情境、组织导学、设置问题三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研究。
        一、创设情境,把握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保持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情境课堂,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展开探究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此外,直观的情境教学还能降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难度,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情境课堂,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Travel”单元的“The Great Wall”部分的教学中,这是关于长城的一篇文章,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把握文章的主体,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长城的部分实景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配上相应的语言表述,如“It was re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Jiayuguan Pass in Gansu Province,The west of the Great Wall”“The Old Dragon Head,The east end of the Great Wall”等语言,以此将学生代入到情境课堂之中,进而有目的的去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在情境体验、图片欣赏、语言识读的方式,纷纷拿起课本进而投入到阅读和理解当中。通过对情境课堂的创设,既能保持学生积极向学的课堂状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导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其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不仅能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念,还能使学生的语言技巧和思维意识得到加强,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将导学活动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状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状态和认知特点,灵活组织导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其自我主体发展的目标。


        例如:在“The Information Age”单元的“TV and the Internet”部分的教学中,这是关于电视和因特网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电视和网络,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取导学案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阅读活动。同时,我还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阅读能力,设置相应的导引问题,如“Why is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a great miracl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V?”等问题。随后,在学生阅读和了解整体内容后,展开与学生的互动问答,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如“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V?”“It tells us what is going on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Many children also watch too much TV and sometimes even forget to do their homework。”等等。通过导学互动的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置问题,打牢学生学习基础
        课堂问题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授课动态,进而对下一阶段教学实施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情进度,合理设置课堂问题,把握学生的探究内容,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其有效教学的发展要求。
        例如:在“The Business World”单元的“Iced Tea”部分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对本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初步的认知与了解,并理解其中心思想,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效果,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相应的阅读问题:①When and where is the story?②What does Richard Blechynden do?③What is his dream?④What problems did he encounter and how to solve them?⑤What does this story tell us?通过对阅读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打牢学生的阅读基础,还能使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抓取能力得到加强。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导学活动的开展、课堂问题的设置,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主体参与得到有效提升,还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从场景环境入手、从自主发展入手、从问题探究入手,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听课状态,又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把控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全面、综合的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这也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京京.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魅力中国,2017(13):162-162.
        [2]陈秀兰.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分析[J].成功:教育,2017(9):146-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