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安英梅
[导读] 美术学科的地位日益加重,初中美术教师也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增加自己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获益匪浅。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称得上有效呢
        安英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八团中学  835301
        摘要:美术学科的地位日益加重,初中美术教师也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增加自己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获益匪浅。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称得上有效呢?它们分别是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以及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从总体上来讲,有效的教学策略都是初中美术教师秉承“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所提出来的,接下来笔者将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有效教学;美术教学;初中
        美术学科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促使学生有着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美术学科已经成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就必须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因为其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此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不断地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实践。
        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都是有需求的。如果老师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进行,学生就不太可能有较高的参与度。因而老师在制定教学策略之前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并且经过判断,采纳学生合理的可实施的想法。如在进行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鉴赏作品。如果老师选择的是自己所喜欢的,学生可能缺乏欣赏的兴趣。此时老师就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如喜欢哪个画家的作品,喜欢哪种类型的作品。有的学生喜欢达·芬奇,有的学生喜欢梵高,有的学生欣赏西方热情浓烈的油画,有的学生更喜欢淡妆浓抹的中国画。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与鉴赏主题相符合的作品,并且呈现给学生。对于不予采纳的意见,老师则需要细心向学生阐明原因,获得他们的理解。在进行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也会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但学生总是不积极配合。因而在进行该环节之前,老师需要询问学生的意见,了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的学生因为害羞而不敢发言,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匿名传给老师,老师则代为表达。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如果老师将学生所要学的美术知识一股脑地告诉学生,那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做一些无关的事情,如走神、看课外书、打瞌睡等。这样的话,学生就无法收获知识,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在此情况下,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因而在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进行自主预习,为他们布置一些趣味的任务,如让学生去搜集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画家的故事和成长经历,并且将之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此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的时间。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进而和老师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对他们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
        三、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美术知识是需要进行应用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才称得上有效。在鉴赏课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其能够流传至今,身上必定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是需要学生学习且探究的。这样的话,当学生理解了美术作品身上的含义之后,他们就需要将之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而不是束之高阁。如学生对梵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进行鉴赏时,就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炙热情感。该幅作品象征着梵高对生命的理解,渴望阳光,渴望生活,这种情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他们可以通过其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当学生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他们需要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基于此,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各种各样的情境,如遇到困难时,看到喜欢的事物时,面对家人的鼓励时等,并且让学生演绎自己的反应。这样的话,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就极为有意义,老师的教学活动也会更具有效性。因而老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总而言之,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无法让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的,因为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的,他们既无法理解知识,也无法收获能力。为此老师要摒弃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研究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以及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策略,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美术的良好环境,使得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完全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文峰.初中美术有效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36.
        [2]张雪梅.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