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洋廖庆良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程集小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3319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程集廖桥小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3319
摘要: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学;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建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一、注重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爱国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为学生弘扬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先辈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醒学生要牢记历史,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更好的学习和努力。
例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定期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学活动,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建立和爱国相关的文化宣传墙,引导学生能够在课下寻找和搜集更多和爱国相关的素材,然后在班级文化墙中认真的创作,为班级的文化墙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相关的班会活动,为学生普及和讲解更多的爱国英雄事迹,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课外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端午节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关于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事迹,让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团结友爱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成长是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鼓励学生从小养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学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出现争吵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缓和矛盾,老师可以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然后指导学生从小要懂得大度,学会理解和体谅别人,鼓励学生要懂得团结友爱,主动拉近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的帮助同学,这样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获取他人的帮助。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且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的学生,老师也要注重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主动的交流和接触,懂得如何尊重他人,这样才能有效的赢得别人的尊重,经过老师积极的引导,相信学生会懂得如何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让学生懂得同学情谊的珍贵。
三、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小找到自信,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有的学生对于音乐和绘画比较感兴趣,老师就可以定期内组织学生开展歌唱比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来演唱,让学生能够勇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比赛,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绘画的心得,展示给大家最好的绘画作品,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能够不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要全面发展。还有的学生对于运动感兴趣,老师就可以结合班级内众多学生的兴趣来开展关于运动的活动项目,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好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老师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懂得团结和友爱,珍惜彼此的同学情谊。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胜.试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5+114.
[2]刘霞.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