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枥萍
甘肃省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1600
摘要:在追求创新化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给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成长需求,发展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来,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信息素养;教学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就业规划,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改善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
一、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
信息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乐于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且使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计算机学习活动中来,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了解学习的关键手段,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还缺失什么、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比如,在学习“PowerPoint入门”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给学生播放了一个“愤怒的小鸟通关技巧”的演示文稿,向学生展示这一热门游戏的有效通关方法,让学生可以随着PPT的播放来进行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在PPT播放完成了之后,我再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玩游戏经验,想一想还有哪些通关小技巧可以分享出来,并且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去更好地展示给他人,引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认真听讲,学会使用PowerPoint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这样,通关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与课堂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加强教学与学生职业之间的联系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计算机学习与自身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去解决职业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反思所学知识,用计算机文化去增进自身对于职业的了解。
比如,在学习了“图文混合排版”这一节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份简历。这个要求看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较多的知识,学生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是什么风格的、HR在面试过程中可能会关注的问题、自己最想通过简历表达的信息等等,而如何才能够将这些信息都糅合在一份简历当中,对于学生信息操作意识则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去处理与职业相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学习态度,感受到计算机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学习理念,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合理组织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达的年龄阶段上,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充分的锻炼。中职计算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放开手去合作、实践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学习了“多媒体软件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操作能力,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比赛。学生需要以小组的方式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每个小组的学生要进行内部讨论,选择某一个主题,可以是各种方向的,如动漫、歌曲、影视、旅游等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主题去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在网络上查询资料、收集资源等方式去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并且利用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完成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中职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就业的,为了使学生的就业道路更加宽广,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计算机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的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光萍. 中职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李亚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