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蓉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 (陕西 西安)71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和实施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性被广泛推崇的时代背景下,美术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更好地发挥美术的审美教育意义,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现如今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多媒体手段;结合生活;美术欣赏
审美能力是人对美的感知、感悟和理解能力,是指个体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是艺术素养对事物进行鉴定和欣赏并从中收获美的能力,是人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美术作为传播美以及实施美育教育的学科,肩负着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任。如何摆脱传统以单纯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并让学生进行绘画的美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实现学生审美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学生审美体验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各种全新的信息化资源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且因其自身具有的集视频、声音、图像等于一体的优势备受师生的青睐认可。在开展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手段开展教学,将抽象、复杂美术知识的讲解或是美术作品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动画片的今昔”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经典动画片的片段,比如《大闹天宫》、《九色鹿》等等,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比如《九色鹿》是以敦煌的壁画为创作背景,以横幅长卷的形式介绍了与九色鹿王有关的趣味故事。而《大闹天宫》则是在我国动画的黄金时代制作出来的等等,使学生对这些基本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通过对多媒体资源的巧妙利用,充分刺激和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重器官,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得以丰富起来,进而推动着美术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丰富学生审美认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对于美术这门以美术创作来传达情感的艺术来说,生活是其灵感创作的来源和动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作为美术创作的素材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且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巧妙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实现美术创作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衔接,使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周边事物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以“发现老房子的美”这课内容为例,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边生活中的一些老房子,了解这些老房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或是与之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凭借自己的印象先将这些老房子画出来,之后再通过泥条捏制的形式将老房子制作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课前进行互动和交流,比如相互探讨自己暑假时去村庄时见到了什么样的房子,这些房子与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有何区别等等。如此,便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了美术教学中,促进了学生美术认知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此为支撑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
三、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提升美术创作水平
美术教学除了绘画这种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之外,还有动手制作、雕塑等多种形式活动。动手实践类的课程对于有着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手、眼、脑之间的配合,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动手操作类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手、眼、脑三种器官配合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审美经验,将美术的审美教育意义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以“提袋的设计”这课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材质和大小的提袋,让学生从颜色、图案、款式等各个方面欣赏这些提袋,使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如木板、塑料、胶水等等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提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充分开发。如此,便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和结合,实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创作力的有效培养,使美术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之,贯彻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宗旨和目的作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积极、深入探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意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具备审美鉴赏力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美术创造,为最终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有效培养、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孙芳.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6
[2]苏晓明.小学美术教育中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