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赵旌羽
[导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与写作是具有紧密关系的,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整体。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级中学     赵旌羽   1380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与写作是具有紧密关系的,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整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为文章创作积累素材,在阅读时对于书中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的写作深化主题提高内涵。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以此来促进高中语文的写作教育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
        引言: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写作与阅读分成两个模块单独讲解,由于高中语文课时少,单独讲解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实践证明,如果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会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循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得到大幅度提升,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分享几点思考和看法。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思想的转变,人们的思想处于一直更新的状态中,而高中的语文写作更注重的是对社会热点内容话题的开展,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应通过大量的阅读,将自己的思想可以跟上社会思想的发展,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抒发写作想法,真正地在阅读中获得写作方法,提高阅读水平。阅读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足够丰富的写作素材后,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写作思维构成具有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高中的语文写作中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但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因写作的要求难度提高,部分学生会存在逃避或应付写作的问题,对于语文的写作抱以消极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造成了恶性循环,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导致写作质量较差,当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取得一定成果后,则会丢失对写作的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较差会影响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阅读与写作过程是文化的输入输出过程,二者是文化交流中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丰富词汇语句积累提高写作技巧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开阔与写作结构的完善都具有提升作用。丰富的阅读可以避免学生在写作时出现选词错误、文章内容空、逻辑混乱等情况。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路径
       (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
        作文整体质量和应用其中的素材、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在渗透写作的过程中优化阅读教学,将阅读和写作无缝衔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轻松积累各类写作素材,同时高效学习写作技巧。《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两篇课文都属于写景状物散文。在《故都的秋》新课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引入该单元前面学生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从阅读、写作两大层面入手,有机整合同一单元下新旧课文的知识点,对比研读,同时深化解析两篇课文的段落内容,围绕谋篇布局、妙词佳句、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巧设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开放性等特点的阅读问题。随后,学生在通读《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行对比阅读,回顾《荷塘月色》课文内容理解、探究新课文的段落知识,思考、探析各类阅读问题,在对比阅读过程中多角度探寻答案,活用旧知识、准确理解新知识,深层次感知文字的魅力,从词语、句子、段落等入手,积累写作素材,理清课文脉络、写作特点、写作风格,了解、体会不同作者在写同类文章方面的区别,在对比、整理、总结的过程中深层次阅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高效掌握多样化的写作技巧。



       (二)、指导学生仿写扩写句子,拓宽学生阅读深度
        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之作,无论是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抒发方式还是谋篇布局技能等,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句子进行仿写、扩写。一方面,在仿写和扩写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对句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鉴赏、品位,文本阅读深度得到拓宽。另一方面,有效的仿写、扩写能促进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技巧的理解和内化,这对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分析《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文中语言优美的句子挑选出来,如“月光如流水一般……笼着轻纱的梦。”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所擅长的,从生活中选择一景一物等,仿照这句话进行描写。在这个仿写过程中,学生既领略到作者的语言建构之美,也通过仿写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技能。此外,学生还能通过这样的鉴赏和仿写充分感悟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其阅读素养、写作水平均得到提升。同样,扩写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文言文等文本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扩写,用自己的话将诗词或文言文中描写的情景展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思考
        写作时,许多学生一味地写“流水账”,词汇量不足,结构不明晰。究其根源,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造成的。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写作,同样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借助阅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逐步丰富自己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例如,《荆轲刺秦王》可以成为学生写男儿担当问题的重要素材;《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成为表达对弱者关怀的素材。通过仿写,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此外,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反思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阅读来归纳、总结必要的写作方法。比如,考虑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主旨结构把控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将其中的构思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可以在学生思考与分析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采用读写结合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开展,切不可一概而论,而要针对适合的课文有选择地开展读写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掌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所以,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读写。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更加适合课文主体的结合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调查,现阶段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没有结合点的读写结合教学都是浮于表面的空壳,要想真正完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找到合适的结合方式,才能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孟辰辰.读写结合,培育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94-95.
[2]张娟.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86-688.
[3]何向阳.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33.
[4]刘小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89.
[5]张乐怡.如何实现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