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培养策略研究 田静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田静
[导读]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性格特征相匹配,而且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投入到知识的研究中

河北省高碑店市辛桥镇范庄子中学  田静 074000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性格特征相匹配,而且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投入到知识的研究中,通过调动个人的情感、思维、注意力等多种要素来学习,这不仅能够提初学习的质效率,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培养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教学
        引言: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变化,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为了进行协作学习,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并与时俱进。中学生物教师必须继续深刻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扩大主动思考的空间,合作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
        一、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首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加深知识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意义。就生物学本身的内容特点来说,其有许多微观的、动态的、实验性的知识和观点,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应将理论传授与实验证明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是认识科学世界的时期,对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生物实验教学正好符合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去亲手一探究竟,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拓展意义。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需要接触基础的生物实验操作,包括规范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客观描述实验所得结果等。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也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关键性因素。在日常初中生物课前预习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引导,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也能得到教师的引导。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质量,为学生接下来更好地开展课堂知识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历程”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提前先简单地分析动植物进化的证据与历程,将分析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来初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运用微课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教学引导,明确学生的课前预习目的,让学生可以初步搭建一个生物学习体系,以此保证学生接下来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合适的小组进行学习与教学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上,想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基础的任务就是建立小组进行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出一个高质量的学习小组,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一定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分配要均衡,要注重平衡性,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的水平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如果有出入也不要相差太多。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竞争与学习,推动学生整体的发展。因此,在成立小组后,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制定学习的目标,以及小组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规则。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责任感与团队精神能够被提高,让学生明白有时学习不止可以独自进行,学习的路上还有伙伴相陪。例如,当我们在学习《洋葱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这一课时,由于之前进行过光学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以及作用的讲解,这节课就要去生物实验室进行试验。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进行重新分组,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一个小组中必须有组长,要有记录员,观察员,组内讲解员,发言人以及总结人员。在分好组之后,学生就可以各司其职,进行洋葱表皮的观察。同时,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观察不到表皮细胞的可以寻求老师帮助。最后,我请学生进行汇报,汇报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可以为小组赢得荣誉。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够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发挥生物学科的长处,实现学科目标。
        四、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都愿意在课堂上给自己的组员讲解问题,发表观点,合作学习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增进了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关于学习的独到见解,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谦逊严谨的学习态度。合作学习创造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生物口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好的学习氛围是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个体特质,这样才会使分组合理化,达到有效合作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
        初中生物学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奥秘和本质,所以它和学生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事实和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究,需要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只有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才能很好地提升学科素养。所以从学科特征和教学目标出发,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是帮助学生培养生物思维、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这一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孟昭君.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数码设计(下),2018(10):44-45.
[2]朱毅鸿,夏曙华.基于科学方法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8(8):6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