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夏自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夏自春
[导读]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尚薄弱,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探索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便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明德小学     夏自春   655405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尚薄弱,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探索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便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生活化教学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阐述,以此改进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较费力,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课上精神注意力集中有限,教师一旦讲得让学生感到乏味,他们就会出神,不认真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倡导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将数学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引入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导入课堂活动当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导入生活化案例,以丰富、生动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实现其师生和谐互动的发展目标。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快速地辨认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的指示标点,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抬头可见的太阳引入到课堂之中,并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一天的作息时间是如何划分的吗?”学生听到问题后,都积极地举手回答:“根据太阳,太阳升起来就要起来干活,太阳下山了就要回家休息。”“回答正确,那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里升起的吗?”“东方,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你们看一下,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什么方向呢?”“我们面对的是东面。”通过将太阳东升西落的生活常识引入其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还能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空间观念,强化自身的数学意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学科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建立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小学生非常容易因为知识点繁多复杂、容易混淆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小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新一轮教学改革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生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水平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所教知识的生活化,也要高度重视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比如:在进行浓度问题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向小学生介绍一下相关的公式,让小学生对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在介绍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他们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糖水问题:在一杯糖水中分别加入糖和水,则原有的糖水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对这一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思考时,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应当富有探索性与创新性,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个课堂的把控。比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并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运用不同规格的铅笔在不同时间内记录其在太阳下的影子的长度。这一主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比例”这一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由于思维不同,因此他们在观察、实验与交流中,教师应当鼓励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主动去探索与发现,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小学生是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体与参与者,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投入自己最大的激情与热情参与到实验探究之中,并在这种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以及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当学生形成这种意识以后,即使教师以后不再强调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他们也能自发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束语
        生活化与数学具有很强大的关联,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建立深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复杂晦涩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还能让学生进行实践和锻炼,从而充分利用学习到的知识,知识需要经过理解和实践之后才能充分掌握,课堂教学质量与实践息息相关,注重生活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兰.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N].发展导报,2019-05-07(019).
[2]潘雪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N].发展导报,2019-03-15(017).
[3]李瑞元.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