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薛驹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薛驹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西城中学 薛驹  61665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初中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许多教育学者认为,在初中开展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应付中学考试,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导致初中学校缺乏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学生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初中体育课堂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质量
        在说中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核心就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自律、自强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本着让学生受益的原则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1.体育教学观念过时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伴随着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思想在国民的生活中也日益普及。然而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和思想却未能够得到创新,导致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很难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适应当下时代的体育理念发展,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2.学校场地、器材落后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一些学校由于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有限,往往缺乏体育教学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很难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利于针对学生开展安全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内容,限制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3.体育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围绕着学生来进行。教师本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开展适当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让学生能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教学内容过于死板,教学模式止步不前。学生在这种思维固化的体育教学中无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4.体育教学不注重平时的积累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许多体育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测评,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往往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开展一些应付体育考试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开展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上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开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利于让学生放松下来去学习,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
        1.立足课堂,渗透健康体育知识
        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明白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构建体育健康小课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安全防护知识。在学生今后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想起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意识。体育教师应当适当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理论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构建播放与体育健康知识相关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健康知识的培训过程中。在今后开展体育课程活动时,学生能够在掌握健康、文明运动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活动。除了开展课堂培训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户外进行科学的锻炼,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纠正学生不正当的体育锻炼动作,为学生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科学引导,养成健康体育行为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发展,体育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素养。需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对于一些做出错误体育动作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不健康的体育行为,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阳光活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体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既能够提高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去学习各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开展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让体育运动成为每位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在素质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测试肺活量、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跑步、引体向上等体育项目。教给学生们这些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能够对体育教学活动有大致的了解。学校方面应当定期开展体育运动,让学生在理解体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旭剑.试论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汉字文化,2018(10):127-128.
[2]韩芳.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8(3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