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美学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丁尧
[导读] 美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而艺术美学则是将这种美的法则进行了艺术层面的加工,艺术是美的根基与前提,美则赋予了艺术更高层次且更有哲学性的含义
        丁尧
        广西科技大学 545006
        摘要: 美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而艺术美学则是将这种美的法则进行了艺术层面的加工,艺术是美的根基与前提,美则赋予了艺术更高层次且更有哲学性的含义。设计,是通过人类创造的各种技法、规划以及人类的创新性思维来将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呈现的方式。而当代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素经历着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生产力的急剧提高导致了艺术美学的快速发展,而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又不断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艺术美学与景观设计总是在彼此的快速发展中不断碰撞与融合。如今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既可满足功能性要求,同时也蕴含着艺术与美的法则。
        关键词:艺术;美学;景观设计
一、总体概述
        1.艺术美学的相关概念阐述
        艺术表现很早就出现在了哲学思维的范畴之中,但从“美”到“美学”这个词的过程中,使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人们所探究却是相当晚的事情。公认的美学之父康德首次给予了审美活动独立的、真正自由的感性思维状态。艺术美学可理解为人类由理性的概念机能对事物反应出感性的、自由的、原始情感的抽象性思维。艺术作为美的一种根基与前提,是在真理的原始发生点,阐扬真理是艺术哲学的最根本任务,也是人类执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1]。
        2.受到艺术美学思想影响的景观设计
        设计是艺术向更高维度的跳跃,景观设计作为设计学类中的重要学科,其内涵自然也少不了人文艺术的本质。早期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新艺术运动等等促使了景
观审美和形态意识的空前变革,那时的景观设计收到艺术运动的思潮影响,多强调使用装饰的手法来创造更具曲线感的设计作品,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划分、明快的色彩组合、优美的装饰细部等等,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美学的思考[3]。
        二战后,欧美景观设计出现了与传统设计思维分道扬镳的流派,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现代主义的思潮与新艺术的思潮交互冲击着景观设计,使景观设计作品具有了神秘而不受束缚的美学特性[4]。进入二十一世纪,多元化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题之一,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景观作品都呈现着融合艺术与美的气息。
二、景观艺术美学的评判要素与标准
        1.布局样式中之美
        在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布局方式来体现美感。如在滨水景观中,采取滨水区域前端平推营造开放空间,距离水体较远区域则使用绿植围合、空间分割的布局方式,来分别营造出私密感和开放连通感,给有各种不同需求的群体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体验[5]。不同的布局方式会带给参与者不同的环境体验,如在幼儿园中,儿童既需要一定程度的围合,帮他们隔绝外部的喧嚣与嘈杂,同时又不能围合的太过死板,不能给其营造压抑、不利探索的空间感。在SOHO商业区的布局中,需要通过高低落差、引导性的景墙和半开放空间的布局来设置导向性的活动空间。在各种当代景观设计作品中,布局样式是心理学、美学思想的重要考量因素。
        2.尺度与节奏之美
        景观空间因其特殊性而有着相应的尺度要素体系。在空间尺度的层级划分中,尺度通过尺寸、比例并借助于人的视觉、听觉、行为等生理感受来表达人与物之间的相互量比关系。空间尺度侧重于空间与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尺度匹配关系,以及与人的游憩、观赏行为等活动的生理适应关系。人居的外部环境可分为三个尺度层级:第一,宏观尺度,从大体量的整体环境规划角度出发;第二,中观尺度,大致可指人们通过视觉延申范围内对公共空间的感受;第三,微观尺度,可指人们在环境空间中对个人领域以及交往空间大小的感受。
        3.设计材料用料之美
        在景观设计中,材质用料可通过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肌理、纹样、色彩等,给人们营造不同的美学效果。不同的材料大体可分为硬材和软材两个大板块。


        硬质材料主要指由人为加工的铺装以及构筑物等。硬质铺装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亮点元素。既可以达到美学需要,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功能性需求。通过硬质铺装不同的使用材料,带来色彩、大小、质地布局的区分,为景观空间中所需要营造的美感发挥作用 [6]。
        软质材料主要可包涵绿植、光影、声音、水体等。植被与水体可被视为景观设计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软质材料。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出发,与硬质材料相比,它富有生命力且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体现了独特的美学含义。水体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要素,是实用性和美学观赏性都很强的软性材质。
三、当代景观设计中艺术美学的运用体现
        1.点线面构成中的美学运用
        1.1点要素与其美学运用
        点要素在当代景观设计中,通过在场地中分布的景观点来充实和控制整体的大环境,它不仅可以表达丰富的视觉形象,同时也起到功能指示的作用,起到视觉美与功能美的双重作用。在当代景观设计中,通常会选择一个或几个重要节点进行重点处理,或是一点为主,其余几点为辅的形式。以满足其视觉美学与功能美学的要求。在选择一个点作为最主要的景观节点处理时,会使其成为场地中最为醒目的指示标志,人们在视觉感受上会以此为中心,达到视觉导向的效果。同时,点对于景观设计的图形处理和形态表现上具有集中与凝固的意义,对整个设计风格都存在着导向性的影响。
        1.2线要素及其美学运用
        场地中的路网以线元素的形式出现,对内部交通流线的走向、对人群的集散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同时也有着增加视觉亮点的功能。线元素本身的存在也可以拥有很大的色彩、造型处理空间,偏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可以采用转角较为锐利、干净的几何折线处理手法,从而营造出简约而高冷的美学风格;若是为儿童打造的活动区域则可以使用较多的弧线形、颜色较为艳丽的形式,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甚至于还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等等。这些特性会给参与者更好的体验,具有极佳的美学欣赏价值。
        1.3面要素及其美学运用
        景观设计中的面要素可起到视觉平衡,烘托主题氛围的效果,可通过不同的形状形式,展现出不一样的美学特征。处理成几何简约的面元素具有规整性、秩序性的特点,常见于滨水、景墙、花坛的处理中。将纯粹的几何形体按照一定的规整手法进行排列,加以高级灰的颜色进行渲染,可以使看似生硬刻板的形象融入在周围的绿色植被中,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映像。而自然式的曲面形则是根据大自然提取出的元素,例如水岸线、绿地种植的围合,曲型面会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动感,在处理空间中的自然元素时多可以用到。水体在曲状的轮廓中自由的流动,乔、灌、草构成的植被群高低起伏错落,会给人营造出自由的心理感受,从远处看各个景观元素又像是一副自然构成的画卷,这些无一不反映出艺术与美学思想在其中的运用。
        2.空间多维演绎中的美学运用
        当代景观设计一直有着从二维化向多维化的方向转变,设计师倾向于对空间的多维演绎,会根据现代艺术中最简单有序的形状组合创造出纯粹的视觉效果构图形式。尤其是立体派所倡导的不断变换视点、多维视线并存于同一空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现代主义设计从形式到功能的口号,引发了景观空间的审美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涛. 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荣县大佛滨河公园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林琳,王东琪.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8(22):66-67
[3]冯丹. 基于构成艺术美学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4]傅广仁.现代景观设计的美学构成要素[J].艺海,2016(08):105-107.
[5]周尤美,李春郁.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艺术美学研究[J].城市建筑,2013(12):201.
[6]方霞.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38.

作者简介:丁尧(1997.06-),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联系方式:18005500629,E-mail:1430389738@qq.com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东环大道268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