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改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黄红兵
[导读] 在我国实行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初中的各科目教学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物理科目而言,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
        黄红兵
        (东营区第二中学 山东省 东营市 257086)
        摘要:在我国实行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初中的各科目教学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物理科目而言,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现在的物理教学工作更多地是为了落实国家的教学工作政策,这是对于传统的物理教学工作问题进行处理的一个良好契机,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初中物理学习质量的一种方法。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改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的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并讨论一些解决初中物理教改问题的一些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引言:
        新教育工作的改革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并为物理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教学工作者对物理教学工作产生了一些认识。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素质教育开展的,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的,并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提倡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物理教学的要求了,它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会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应用,因此,新课改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上需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重视[1]。
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也是很关键的,是决定物理学习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物理学习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物理的教学工作中,是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工作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初中物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浮力》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关于浮力现象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对浮力现象的发生原理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起来,而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比讨论这两种现象的不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给予指导。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设备是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学模式。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一些教学小组,然后老师针对浮力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延伸知识面,使得学生对浮力相关的知识点有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推断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模式被扩大了,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升了。
二、注重实验的作用,指导学生积极探索求知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物理结论是经过众多的物理学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在物理的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的作用是很关键和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是比较热爱和渴求的,对于喜欢的事物和现象是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以及困惑的。因此,单纯依靠老师的理论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合理地利用实验进行物理的教学是促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渠道。
        例如,在初中物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大气压强》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个盆,一个透明玻璃杯子,一个蜡烛,少许水。首先,把蜡烛用蜡烛油固定在盆的底部,然后把水倒入盆中(不要把蜡烛弄灭),最后把透明的玻璃杯盖在蜡烛上。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很快蜡烛就会自动熄灭了,而杯子里的水也增多了。其原理是:空气中存在一些氧气,蜡烛的燃烧是需要消耗氧气的,这样玻璃杯内的气压就会慢慢小于外部气压,因此水就被压在了杯子里,所以杯子里的水就增多了。这个实验过程开展之前,是需要老师提前将一些物理常识讲给学生听的,这样在当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不会一头雾水。学生在掌握和理解了简单的空气成分以及气压的常识以后,就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去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使得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发生原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学习理论知识。依靠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是可以很好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2]。
3支持学生提出疑问,辅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一些老师会表现出缺少耐心以及吝啬指导,甚至有的时候会训斥学生,这样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自信心,同时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甚至是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是需要老师换位思考的。学生是新课改下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因此需要老师重视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因此,老师在具体的物理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地位,要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去面对学生的学习以及问题,要树立自己的师德风范,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去开展物理的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敢于积极地去向老师提问题了,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信心和信念。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形势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是能够为老师和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和影响的背景下,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是不符合教学工作的要求的,同时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要。
        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作为物理老师应该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实验的作用,指导学生积极探索求知、支持学生提出疑问,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等方面开展和实施物理教学工作,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老师和学生在物理的教学中要互相配合和积极沟通交流,要正确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工作。只有这样,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才能有所发展和突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改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必艳.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初探[J].神州,2017,(20).12
[2]黄剑锋.浅析初中物理的教学反思及策略[J].新课程(中),201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