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崔林林
[导读] 传统的课堂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崔林林
        (新民市张家屯学校 110300)
        摘要:传统的课堂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传统课堂愈发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情境教学应运而生。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需要多媒体创设情境,提升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还需要引入生活化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下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在语文教学中则需要注重对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全面提升。情境教学一改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对情境的构建完成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1情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1.1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境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将一个虚无广阔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途径和手段更加宽泛。学生通过理解教师的语言和描述协助教师进行情境构建。在情境构建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创建情境,学生同样需要有极强的想象力,理解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与教师进行沟通,参与完成教学工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辅助构建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谋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1.2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
        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连接教学与学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改往日的沉闷,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通过情境进行引导,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合理地创建情境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趣味,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充满生机。学生乐于主动进行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对课堂活动有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兴趣可以不停鞭策学生进行知识的摄取,不停下求知的脚步。如果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情境教学的引入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策。创设情境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眼中,让课堂变得新奇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得好知乐知。


2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2.1多媒体创设情境,提升趣味性
        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高效的利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更加生动、直观、有趣的情境,利于后续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智取生辰纲》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寻相关的音频、视频和图片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历史资料。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现草船借箭的故事,为学生构建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使故事更加地直观,故事始末和过程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感悟故事学习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搜寻故事背景、作者生平、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与文中人物相关的其他故事等,丰富情境内容让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更加丰满。学生对于人物和故事的了解更加透彻,对其中计谋的运用更加叹为观止。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注意力集中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挑战,学生在课堂上时常会走神错失课堂重点,使课堂效率变得低下。教师适当地抛出问题可以提醒学生,将专注力重返课堂。同时问题也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进行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思考,完善构建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心情经过了怎样的转变?”,“作者描写小弗郎士上学、逃学的过程有怎样的用意?”,“为什么说这堂法语课是最后一课?”,“这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教了学生们什么内容?”“如果你是一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你会给你的学生们讲什么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思考,深入挖掘文章的中心内容。
2.3引入生活化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密切,一切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文章或是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想;或是作者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作。只有过好自己生活的人才能学好语文。初中生忙于学业缺乏对生活的实践和阅历,对于文章的内核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情境构建,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构建。每位学生都不乏与母亲相处的经历,与母亲之间有无数可以回忆的比较难忘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与自己母亲的故事,回忆与母亲相关的事情。在阅读学习文章时带入自己的感情和经历,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结语
        情境教学的提出为传统课堂带来了新的变革。核心素养下开展情境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课程更加地直观丰富。还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外生活化情境的创建同样有助于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 周维昭.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应用思考[J]. 考试周刊. 2020(71)
[2] 高玉杰.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1)
[3] 张志锋.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 2020(17)
[4] 王千录.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