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
(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21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阅读一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理应尝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一直都是普遍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导致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予以培养,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水平。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水平不强
对阅读能力而言,其实质便是学生自身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在实际阅读的时候,学生们需要充分了解其中的词语表达和语句,并掌握背后的语言环境,加强结构分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然需要学生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学生自身的基础累积存在明显不足,从而对语文教学带来了直接影响。即便教师十分努力,学生们仍然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很难做到深入理解。
(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通常都十分简单,整个教学环境也非常平和,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便有了一定的自满之心,认为自身能力已经十分足够,无需再进行教学研究。在上课的时候,总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强行向学生进行知识内容传递。当学生们还在思考的时候,便会直接将答案告知。显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一直处在十分被动的状态。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越发疏远。教师无法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很难对教学活动进行改善。而学生也很难进行个人观点表达,只能默默聆听,进而导致教学质量持续下滑[1]。
(三)教学资源十分匮乏
早期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由于素材资源方面带来的限制,导致阅读教学缺乏必要的扩展。特别是在进行文章选择以及技巧培养方面,教师都没有进行思考。因此,学生无法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素材,使得自身阅读积极性下滑。久而久之,整个阅读教学都会受到诸多影响,同时教学模式也会变得十分僵化,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由于很多课文都以故事为主,因此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并基于学生活泼的特点,以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进来。通过练习之后,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所提升,而且还能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特色全部展现出来。
例如,在进行课文《落花生》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着全班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以此加深对课文的了解程度。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自主阅读,以此感受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现。以此为基础,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轮流上台,让其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原文故事进行表演。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一个角色,通过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呈现一段完整的故事。这些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对照文章内容,一边进行观看和聆听。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激发效果,而且还能让其深入到文章之中,更好地感知作者的情感,进而使得自身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增强[2]。
(二)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在不同领域之中均有所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合理应用,以此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进行课文《景阳冈》学习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文章阅读,了解其中的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教师就可以提前在网络中搜索电视剧《水浒传》的片段。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进行播放。相比于教材文章,显然视频素材更具直观性,对学生们的视觉感官可以带来强烈冲击,让其投入其中。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其对照着原文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方式,对这一精彩的片段进行描述,感受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照原文片段,自主进行内容模仿创作。通过这一方式,不但使得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所提升,增强了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和基本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写作水平起到了锻炼效果。
(三)推荐优秀的书籍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培养之外,还要对其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作品,并鼓励其在完成阅读之后,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换,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个人想法。毕竟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在面对同一阅读素材的时候,个人认知会有显著差异。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强,因此教师需要定期抽出一定时间,安排学生们进行阅读。一般来说,一周至少一次。在书籍选择方面,学生们既能从自己家中带些出来进行分享,同时教师也要自主进行推荐,包括《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昆虫记》等。不仅如此,在学生们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原文的人物和内容展开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就好得到提升,而且还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未来,即便没有教师的要求,同样能够自主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进而使得自身阅读能力得到提升[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让其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同时对其个人思想也能起到启迪的效果。因此,教师理应对阅读教学予以较高重视。针对早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认真完成阅读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进而为其未来的个人发展创设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000(005):P.76-76.
[2]李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6):189.
[3]刘代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00(004):105.
作者简介:谢艳(1994--)女,汉族,籍贯:江苏昆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单位: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