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张瑞瑞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
        张瑞瑞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立足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补充传统课程的缺口,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它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应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应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探究。
        (二)是体现学校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是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
        二、确定研究目标
        (一)是构建符合各个学校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一些实践活动基地场地。
        (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 三 )是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三、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师生一同成长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我们立足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结合晋城本地的地域环境,鼓励学生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调查了解本地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四、 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探究的主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利用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开展探究,大胆创新,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活动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总之,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所谓实践出真知,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补充传统课程的缺口,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这作者简介:张瑞瑞(1978-04-22),女,汉族,籍贯:河南鹤壁,当前职务:办公室主任,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