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游戏在身边 ——为科学之花的绽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张彦欢
[导读] 建构主义大师皮亚杰博士认为,孩子真正理解的知识是通过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创造来实现的
        张彦欢
        上海市虹口区侨红幼儿园  上海市  200434

        建构主义大师皮亚杰博士认为,孩子真正理解的知识是通过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创造来实现的。因此我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该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兴趣,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为了丰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更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所以我在设计幼儿科学游戏的时候选择了一些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活动。
一、生活中的科学游戏。(小班科学游戏——接阳光)
                1、来源:幼儿园小班部有个木头做的平台,每到秋冬,老师们会经常带孩子到这个平台上晒太阳。有一次我抬起手,手表反射了小光点到操场上,孩子们看到后激动地说:"看!有小光点,可是它是哪里来的呢"我就萌生设计一场光影小游戏的想法。
2、小班《送阳光》案例介绍:
        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引导孩子在“玩镜子,照亮点”的游戏中感受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以往的游戏有太多的规则和教师的预设期望,以至于孩子玩的不充分,体验不全面。因此,我在设计这个游戏过程中加大了幼儿玩的过程,把这个活动放在每天的生活、户外游戏中,并在活动中借助游戏情景的创设让孩子充分感受用镜子反射阳光的有趣,最后用给小动物送温暖的情境激发他们送光芒的兴趣,让孩子们充分的玩、自由的奔跑,追逐,发现,从而获得科学经验和动手操作的成功感。
游戏玩法:
        踩亮点——老师示范用镜子阳光下进行反射,幼儿发现地上墙上出现的小光点,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去捉一捉踩一踩。有的孩子就会发现我的镜子照到哪,小光点就跑到哪。

        变亮点——每个幼儿尝试用镜子反射阳光,自己尝试用镜子变出亮点,体会反光的现象。

        这是一个让孩子们自由探索的环节,孩子在失败与成功中摸索出镜子反光的秘密。(要在阳光下,镜子要对着太阳。)
        送阳光——幼儿用镜子反射阳光在特定的图片上,为小动物取暖。
        3、感悟:
        科学探究来自于生活
        孩子的生活充满着科学探究的点,教师要细心观察,精心策划,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经验。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游戏。例如,植物角的护理、玩沙雕等活动。科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情趣性的游戏设计
        游戏要有情景性,小班孩子的科学游戏更需要情景的支撑。孩子们在玩踩亮点、变亮点、送阳光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探究的目的,更是激发了孩子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科学玩具也能变游戏
        1、来源:幼儿园有许多新式的科技玩具(录音夹、计时器、磁性探测仪等等)这些玩具具有鲜明的科学特征。刚开始,孩子们拿到这些玩具很兴奋,不断地触摸、探究,但随着对玩具玩法的熟悉,探究的热情逐渐消退。怎样更好地运用好这些科技玩具,让孩子们从小有使用工具的意识。我开始尝试设计搜索、定向、探宝类的游戏。
        2、中班《奔跑吧探险家》案例介绍:
        由于我们班在地理位置上离操场最近,孩子们去操场玩很方便,我就设计了一款在操场上的定向游戏《奔跑吧探险家》。孩子们分成红黄蓝三队,他们需要运用背包里的小工具(金属探测仪、指南针、对讲机、铲子、地图)合作寻找金属块,每块金属上都贴着藏宝图的一部分,需要集齐后拼完整才能找到能量球。每一组代表的颜色不同,藏宝图也不同,还需要小朋友有共享精神,最终能量球需要全部组员手拉手,静电累积到最大值才能点亮。

        3、大班《数字搜索队》案例介绍:
        大班幼儿的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好奇心是一切探索活动的源泉,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是从有了疑问寻求答案开始的。
为了守护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大班孩子的个性需求,我设计了这项“数字搜索队——寻找手机的主人”的科学游戏。

        孩子们拿好任务卡之后就在相应的楼层执行探索任务,孩子们需要看懂地图上的藏宝点,找到藏宝点后点击妙妙夹(出示夹子示范),就能知道一个数字,只有集齐所有的数字才能拼凑出终极手机号,孩子们回到终点用相应的手机拨出电话正确回答出电话主人的小问题,游戏挑战成功。
        4、感悟:
        设计情景让科技玩具活起来
        两个案例中,我选择了对讲机、金属探测仪、计时器、魔盒、妙妙夹等一些科技玩具。对讲机方便孩子自由沟通,金属探测仪可以遇到金属就响,计时器是帮助孩子形成时间概念,魔盒和妙妙夹都具备录音功能,都是一些探索室里幼儿熟悉的科学玩具。可是这些科技玩具单个玩,孩子们已经不感兴趣了,我把这些玩具组合起来,借助任务闯关的模式,孩子们在任务卡驱动下激发了探索的兴趣,又一次开发和激活了玩具的玩法。
利用科技玩具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科技玩具的运用是孩子操作探究的结果。两个科学游戏的设计可以看到整个过程,老师是退在后方的,只要前期将游戏场地设计好,任务卡详细清晰,活动工具到位,孩子完全可以自由的探索。活动这个过程可以借助录音笔、地图、指南针这些科技玩具,让孩子学会观察比较推断,获得科学秘密;层次性的任务驱动让孩子们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共同完成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分享和判断。我深刻感受到孩子在这类游戏中的成长,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让幼儿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而科学游戏又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探索操作。我们只有把握好科学游戏的真谛,从周围生活的环境中寻找孩子的兴趣点,从小培养幼儿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逐步提高幼儿认识世界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科学之花绽放光彩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在积极参与科学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个体超越,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张彦欢(1991-03-17),女,汉族,籍贯:江苏盐城,当前职务:幼教,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