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梅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蟠龙民族小学 湖北 建始 445300)
摘要:阅读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阅读个性化和注重情感体验,最终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激发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必要性并且让兴趣驱动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培养;教学策略
前言: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为了保持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进行交流互动等形式。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应该是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趣味性读书活动,用兴趣引领学生开展阅读。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由于现在很多学生都存在阅读能力比较低下的问题,因此,他们也感受不到阅读的趣味性,潜意识里也就不会重视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学生可以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语感和语文素养。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的困扰,如果整篇都是粗略地浏览,无法领会书中的核心,而整篇细读、精读,又会增加了阅读的时间,使阅读效率降低。而兴趣是调动学生主动阅读,乐于阅读的催化剂,当你做的事情是你自己感兴趣并爱好做得时,你会发现当你做一些事情时,你仅仅需要付出一半的努力就可以获得两倍的收益。爱好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爱好也可以激励人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在过程中收获快乐,在困难中得到鼓励。因此,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并且加以保持是不可或缺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阅读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大有裨益。
二、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的具体策略
1、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阅读教学情境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情境化教学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从阅读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计多元化的情境导入方法。此外,教师使语文贴近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挖掘素材,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积累的生活经验都能作为阅读教材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资料。因此,教师用兴趣引领学生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切入,让学生有了交流和分享的乐趣,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的、踊跃地去思考,不知不觉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六年级《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可以用问题导入来创设情境,我们每年是怎么过春节的?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一样吗?借助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表达和探索的欲望,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定向地阅读,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拓宽阅读教学的形式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有教学的热情和亲切的微笑,本着严谨的学风去引领学生走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并取得成就感。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禁锢,要有开放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补充、延伸、拓展教材,将学生放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质疑、探究,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教学法、讨论学习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将阅读课开展得有滋有味,从而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成为习惯。例如,在学习六年级课文《匆匆》这一课时,时间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在阅读教学后,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个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时间的现象,这样又将阅读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阅读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主动参与阅读过程中去,并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给予学生阅读教学的指导
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不仅提高阅读效率还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感和语文素养。由于小学生思想意识不成熟但是渴望求知,又不能正确地辨别书籍,这就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值得阅读的书目,让学生挑选。还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推荐具有个性化意义的书籍阅读,防止有超乎学生能力以上的书籍出现或者过多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漫画等。做到了保证书籍的质量,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于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的讲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环节。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的困扰,如果整篇都是粗略地浏览,无法领会书中的核心,而整篇细读、精读,又会增加了阅读的时间,使阅读效率降低。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在读书时要会取舍,对于不是重点的可以粗略浏览,对于重点内容要仔细鉴赏品味,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同时,教师可以以布置作业的方式,将学生将读到好的句子和精彩段落在书上做上标记并且抄写下来,在反复阅读时需要重点注意,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都有帮助。可以通过定期收取学生的读书笔记的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著作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词语的驾驭,为写作积累素材,提升技能。让学生养成按时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帮助,让学生从中受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兴趣来引领学生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的方式,也是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创设情境、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作出适时的阅读技巧的指导等方式来使得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充满欢声笑语又具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颜敏.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新课程教学, 2018, 0(7): 42-42.
[2]黄丹纯.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