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颜燕
[导读] 在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提出之后,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颜燕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东南小学,江苏 淮安223225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提出之后,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相关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同时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选择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
前言:
        不可不否认的是,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相较于西方比较先进的国家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这也导致我国语文素养的培养比较弱。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为学生传授语文相应的知识点和内容,还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进行教育方式的更新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不断的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相较于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和理解能力为主,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深入去挖掘语文教材当中素质教育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讲述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课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在我国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这些涌现出来的一批一批的英雄人物,怀揣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当中贡献不平凡的业绩。面对敌人的威胁,坚贞不屈,为了战斗的胜利,奋勇献身。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无畏侵略者,不畏艰难的伟大爱国精神。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小学生活,进入到初中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小学生具有很强强的青春力和活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见解能力还是比较缺乏的,如果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就只能进行被动地学习。甚至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自己产生厌学感,误入歧途。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养成学会倾听、大胆交流、团结协作的好习惯,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将学生进行分组时,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首先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甲、乙、丙三层,甲层次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并且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比较快,学习成绩比较好。乙层次的学生能够在语文课上认真听讲,并且能够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学习成绩比较稳定。丙层次的学生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比较差。在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甲、乙、丙三个层次的学生,实施培优补差的教育,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在小组学习时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相互讨论,集思广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这一文章的讲解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提出一些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且能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孔子为什么会被两个小孩的问题所难倒呢?两小儿辩日,他们辩论的是什么?这样的教学问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家园共育
        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如果只靠学校教育时远远不够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地整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奉献力量。小学生他们的身心年龄比较小,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小学学校都是走读类型,所以学生和家长接触的时间会相对来说比较长。家长在家庭当中是学生学习模仿的主要人物,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利用家园交流会、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传说最新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建立家长的微信群、QQ群等,在家长群当中推荐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文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辅导工作。家园共育,共同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结:
        一言以蔽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活动当中渗透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当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地进行交流,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丽. 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为例[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3):243.
[2]赵丽仙. 结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7):P.1-1.
[3]张旭.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 学周刊, 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