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王化平 王昆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王化平 王昆
[导读] 核心素养教学内核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学成绩的好坏,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推行,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小数数学教学本文将就此作出讨论。

王化平  王昆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余家湖办事处曹湾小学  441021
摘要:核心素养教学内核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学成绩的好坏,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推行,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小数数学教学本文将就此作出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85-01

        数学是非常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通过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可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成果。
        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多维度的、开放的,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背景,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性划分小组,针对不同小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1],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分配各小组教学任务,让学生之间协同合作互帮互助更有效的展开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多积累生活经验,给学生适当安排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层理解数学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定期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确定解题关键点,归纳解题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找出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找出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并对这些图形进行简化计算出它们的面积,例如黑板、课桌、铅笔盒、书本都是长方形,同学们最喜欢玩的魔方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放学的时间对这些物体的长宽进行测量并加以计算给出最终答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形态面积的了解,还能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激发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动力。
        二、创设新颖的数学情境,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标改革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新颖的数学情境,适当的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深化数学知识点组织体系, 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数学是依托生活背景产生的,也是服务于生活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日常消费、超市购物、缴纳水电费、房贷车贷等等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这一生活性特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模拟创设情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探知欲,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内驱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始终保持活力。


基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数学知识游戏,把学生们带入自己设定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数学广角》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学生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境,灰太狼抓走了懒洋洋,村长派喜洋洋前去营救,喜洋洋来到狼堡前,发现狼堡的门被上了密码锁,喜洋洋要救出懒洋洋就必须破解密码,可知的是密码是由4/5/6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同学们不妨猜一猜密码有可能是多少呢?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4/5/6这三个数字到底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呢?让学生们思考把所有答案都罗列出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数学知识点,培养独立思考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很强烈的,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和数学有关的故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利用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掌握情境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学原理的认知,有效提高小数数学教学质量。
        三、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各学科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愿意主动去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成果。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隐藏在教材内部的有利资源,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3],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想要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锻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让学会意识到数学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记忆,也要注重冗杂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别性。教师要定期引导学生总结完善知识构架,回顾旧知识,理解新知识,从而对新旧知识进行双重巩固,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课程教学时,先安排学生进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再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能说出估算的思路,同时回顾之前学到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让学生意识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基于这两种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做到了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也吸纳了新知识。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小学阶段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为了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教师应加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将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工作,使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逐渐具备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新颖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0,17(30):144.
[2]温小映.深挖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角[J].读与写,2020,17(34):187.
[3]尹昌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3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