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远政
石门县教育局 415300
摘要:大数据技术在不断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其在教学中也深受关注,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以及发展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属于教学期间难度较高的一门科目,教师若能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创新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就能有效落实精准化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把握,然后再基于此来对学生展开精准化、合理化教学。基于此,本文章对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精准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中数学;精准教学
引言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因材施教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来促进高中数学的精准化教学,这样才能够让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才能够让高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一、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一般认为最早由奥格登·林斯利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提出。其主要方法是,针对可直接观察的学习行为,定时记录行为频次并将其在标准化的图表中绘制出来,对照图表反映的行为频次变化趋势判断学习成效,据此对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进行动态调整。这种方法以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依据,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指标。流畅度涵盖了“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质量既包括对知识或技能的准确掌握,也包括运用知识或技能的速度;流畅度具有持久性、耐久性、稳定性、应用性和生成性等五大属性。
二、大数据对精准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践证明,大数据的发展对精准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大数据让精准教学变得更加精准。大数据的发展产生了大数据、云数据等技术,这就让现实生活通过数字得到了更为精准的表达。在精准教学中,教师采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其二,大数据让精准教学拓宽了范围。大数据的使用让信息和资源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精准教学的运用更为广泛,并且还能够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形成交流和分享网络,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能够互相提升,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精准教学。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精准教学
(一)以数据为媒介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想真正实现精准教学,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数据作为媒介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这也能进一步实现精准化数学教学。在有了学生每一次的测试数据之后,教师即可将其作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数据,以此来把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通常可以进行两种类型的数据整理:第一种就是以测试时间为轴;第二种则是以考察知识点为轴。通常情况下,每一次考试测试的知识点是不相同的,可是有时候同样一个知识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测试之中。为此,第一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则体现为只能发现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情况,可是对于学生学习具体情况还尚未形成良好把握,要想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成绩变化原因,还需要使用第二种方法来对学生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精准把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促进教学精准化。
(二)融合传统教学和大数据教学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以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长时间的书写教学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资源相对较多,这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始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梳理教材,最终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解决,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种类较多,分为慕课、视频、其他教学课件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借助互联网+技术,精准组织学科考试
电子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同时也为教育行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各种教学软件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从云题库中按照知识点或者章节内容进行快速选题,不仅轻松而且精准,保证习题质量。而且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习题导入系统题库中用以保存和分享,为后续考试试题的选择提供内容和方案,便于教师准备试卷。而且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当前能力和状态对试卷难度进行合理控制,比如难度过大会打击学生自信心,降低学生积极性,而难度太低有没有实际意义,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为教师选题提供帮助。而且互联网技术对于监考也有一定帮助,利用互联网对学生整个考试现场进行监控,便于教师监考的同时,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四)课后精准评价教学效果
精准评价是精准教学的必要保障,以数据诊断和指导为核心的精准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精准评价。依托大数据的精准评价是一种动态化、多维度、立体式的综合型评价,是涉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形成性评价。全员体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三者相结合。多元主体评价增强了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能够全面、实时、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实现学习的交互性、实践性与合作性,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全过程意味着评价过程的多维度,即学习行为过程中的能力指标、情感指标和认知指标。大数据使得精准评价从教学行为的开始到结束,其数据流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该过程除关注听说过程行为本身外还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是一种双过程性评价。
(五)教师素质的提升
高中数学核心精准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多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厚的核心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钻研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方能具备为学生提供深层次学习服务与专业性指导的能力。一是丰厚的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具备丰厚核心素养的教师,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趋势和重点,在具体教学中更娴熟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系,促使学生形成成就个体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高尚的职业道德。高中数学核心精准教学模式的建构,虽然摆脱了依靠教师主观经验判断的教学方式,转而依托数据技术完成对学生的画像与判断,但教师所面对的不再是班级整体,而是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教师要运用好数据技术,完成密切追踪、精准分析和点对点跟踪服务,这对教师而言,是需要强大责任心才能坚持做好的。
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精准教学时,要与学生实际情数学况结合起来,精准制订教学目标,构造精准课堂,精准组织考试,数学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顺利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芝恩.新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启示[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4):103-104.
[2]黄王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3-64.
[3]杨兴华.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35):112+115.
[4]李宏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5]王磊.大数据时代精准教学的数学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