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家风涵养家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邱耿欢
[导读]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邱耿欢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尔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良好的家风又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风 涵养 家国情怀

        “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社风正,家风清则国风情”,很多话语都在述说着国与家的关系,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千千万万的小家,又何以言国。家风好,在内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在外与人为善,不卑不亢。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言传身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想要善自始而终一直不灭,家风的影响不可忽视。好的家风可以让孩子自小懂礼仪、知荣耻,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品性纯良,三观正确才可能拥有爱国情怀。以好的家风涵养爱国情怀,从小便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孟子少时丧父,由孟母仉氏独自抚养。孟子与母亲在墓地旁居住,与邻家小孩模仿大人哭丧,孟母见状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孟子又与邻家小孩模仿商人经商的模样,孟母知晓后又一次搬离集市,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便变得喜欢读书、懂得礼节。孟母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够更好的成长。
孟子上学后,因年少贪玩,无心读书,孟母知道后,并未打骂,而是将自己织好的布用剪刀剪断了,让孟子通过母亲剪断织布,明白了自己荒废学业就像剪断的布一样可惜,从此勤学苦读,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与孔子被并称“孔孟”。而后才会有《孟子》,才会有,“天下之本再过,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言论。
        如果没有孟母对于孟子少时的教育,那么历史上可能就不会有一个与孔子并称的孟子,可能只会有一个因为荒废学习而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孟轲了。孟母的言传身教为孟子埋下了一颗种子,成年后才会在思想上倡导仁、义、善,对于治国,倡导以民为贵的仁政,对于教育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足以体现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多么的重要,对于以后的思想、道德、家国情怀都影响至深。

二、精忠报国,严以律己
        岳飞出征之前,孟母在其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岳飞日后为了国家可以竭诚尽忠。在这种良好的家风影响之下,岳飞一生报效国家,矢志不渝。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就足以看出岳飞是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成长生活的。精忠报国的故事最为著名,岳飞的一生也是品行高洁、文韬武略、行若明镜。
岳飞在母亲逝世后,赤足千里扶棺送母,并留下一句话,“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在家必须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忠君爱国,这无疑又是优良家风的体现。

岳飞为官,战场上不怕死,总是身先士卒;廉洁奉公不爱财,衣食住行与士卒一样。做人做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岳飞作为将爱兵,作为官爱民,作为臣爱国。如果不是在好的家风熏陶之下,也便不会有一个如此受人爱戴,被人歌颂的岳飞了,更不会有精忠报国这个流芳千古的故事。

三、诚信至上,低调节俭
        对于司马光,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砸缸救人的故事,还有他著有《资治通鉴》,关于他其他的方面便所知甚少了。司马光的家族世代诗礼传家,和睦相处。祖父为官岁官职不高,却以气节闻名于乡里;其父为官,清廉仁厚。司马光自幼便受到父亲的诚实教育,自此一生都谨记父亲教诲,以至诚为上。正是由于这良好的家风、家训,后世对于司马光的评价不吝赞美之词。司马光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人诚实真挚,对君王忠君爱国,为人正直、节俭、温良谦恭。他的言行被人们当做榜样,人们都敬重他。司马光能有此声望,与他祖辈父辈的影响有莫大的关系。司马光自少时便一直节俭,后来还特意写了一篇《训俭示康》给儿子司马康,教导儿子要崇尚节俭,俭能立名,侈必自败。优良的家风从祖先继承下来,还要继续传承下去。
        司马光还著有《家范》。司马光自己曾评价此书比《资治通鉴》更加重要,司马光还说过:“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范》中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被作为历代推崇的家教的范本。司马光把家风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视程度,让他成为忠君之臣,忠人之士。真正的以家风涵养家国情怀的典范。

四、良好家风,福荫后人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相传并沿袭下来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等多方面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培育而成的道德以及文化氛围,家风的传承也多是由祖辈或者父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进而影响、约束子孙。家风是一个家族道德面貌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家风就是一直被人们所看重,越是一些名门望族就越是看重。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单元,家风的存在必然与社会风潮相适应。自汉朝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一些思想便极受推崇,成为了当时社会的行为规范,更是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家风人们不会时时挂在嘴边,但却是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搜提高了,整体社会风气就会更好。
        近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有9个儿女,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建树,都是栋梁之才,这都是由于梁启超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坚持,言传身教教会了儿女们爱国报效国家,大胆接受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对于子女的教导,要勤俭持家、要坦诚宽厚待人、作为革命干部要舍小家顾大家,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是这样一位老革命家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才造就了今天的人民的主席习近平。

        家风,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内在文化因子;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家风,是每一个公民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精神给养。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是一种矢志不渝、坚定信仰的精神力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涵养家国情怀,需要传承好家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