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中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赵吉香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赵吉香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27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也有一些负面问题。目前,讨论最热门的话题当属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让人们肩负着巨大压力,甚至喘不过气。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是最应该受到保护的,心理健康伴随他们一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随着年龄增长,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情绪、心理波动,教师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了解学生的内心排除学生的内心障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就好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完善,心智尚未成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做出违反班级规定或校内规定的事情,近年来,触犯法律条例的学生频繁增加,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冲动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情况严重说明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梳理心理障碍。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作用,帮助学生摆正事实、梳理思路,走进学生的内心,能够深度了解学生的需求,避免产生过激行为,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
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受到了较多关注,在新课改理念影响下,小学教育也开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相关事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虽然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很多小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并不显著,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滞后性也十分明显。家校合作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较好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是现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良好心理素质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进行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应用案例也表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下良好地开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取。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对小学生而言相对陌生的教学方式,其实应该更加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才对。实际教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单纯依托学校来开展的做法并不可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忽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背景下,其整体教育效果并不显著。而在家庭教育较好地介入并参与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将会变得更为多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率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将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熏陶,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家长较好地参与下,家校共育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学生更加茁壮地成长成材。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教师以身作则,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小学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降低个人姿态、不摆架子,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这是他们的天性和本能反应,有些学生平时表现比较淘气、叛逆,但教师不要因为学生不听话就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要对这样的学生更加有耐心,教师更不要拿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要具备非常专业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只有调整好自身的内心状态,才能更好的面对这些带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消除困扰,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勤沟通、互交流
        家校合作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反馈机制。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上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力。部分小学学校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家庭教育的错误行为更加会导致校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可以定期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与阶段性教育内容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教师也要与家长就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共同探讨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更好进行的调整策略。
        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和途径,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微信交流群,将学生家长加入到微信群中,同时在群里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表现在群内与家长沟通,家长也可以将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在群内与教师交流,这样就实现了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交流。
        (三)家校合作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式教育开展时可以进行适度创新,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也是较好的选择。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下,小学心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教师应当积极筹划和组织亲子类教育拓展活动,帮助家长,孩子以及教师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氛围,使得学生既愿意与教师一起学习知识也愿意与家长一起培养情操,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诸如“你画我猜”这样的亲自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身的形式得到较大程度创新, 更加能够加深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一、结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这一模式,关键在于小学学校以及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能否进行较好统筹与规划,特别是在小学心理健康课开展的内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时。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在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开展中总结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娜.初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20(32):181-182.
        [2]史永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践行的思考与探索[J].学周刊,2020(30):167-168.
        [3]周菲.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