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教师角度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陈罗米
[导读] 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处在一片快乐的氛围当中,教师才能教的好,学生才能学的好
        陈罗米
        四川省彭州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彭州市 邮编,611930
        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校的教育环境处在一片快乐的氛围当中,教师才能教的好,学生才能学的好。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善,不断提高,用心探索,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怎样从教师的角度,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应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充分的发挥。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既教书又育人。这种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教师的工作不能只局限在管理上。应新时代的要求,从经营的角度来从事班级建设。经营不仅仅是管理,经营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的挖掘。教师在经营活动中应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给予有效的筹划。教师应从管理者到经营者的改变。教师不能选取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理解,我们应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用心应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提高了,进步了,那么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意义。主观发奋是解决不利环境和问题的关键。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取用心的主角进入生活,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发奋适应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熟悉适应了学生才能去改变学生,师生才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我们应面对现实,坦然面对各类学生。自信的工作,千方百计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以学生的眼光去观察,去体会,从学生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去感悟,从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管理班级中因去除其复杂性,渐进性,一直对学生寄托希望和期待。我们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经常反思,经常总结,和学生做朋友才能构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的爱是学生的动力
        爱是一切的原动力。面对学生,我们只要有一颗爱心,我们就会用所有的精力去琢磨,去研究,去做到最好,才能调动我们一切的积极和能量去爱他们。只有有爱了,那么我们的经历才是最集中的,才会把做的一切当做是一种享受,细细品味每一个过程。我们只有用爱心,真心,动真情,做实事,走进学生的心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爱心是我们教育者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老师应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只有爱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是光有爱是不行的,老师还要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该爱的时候爱,该严的时候要严。这样对学生才能做到实质上的关怀,才能让学生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没有爱过的人怎么懂得去爱别人。

老师应该用对学生的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心中没有爱的人,怎么能担负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呢?教师爱学生,就应把微笑教育奉行到底。微笑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课堂上,教师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学生心里一定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的很兴奋。这就是教师爱的表现,教师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评价竟而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上课变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那么教学效果肯定就非常的好。老师从心底对学生的爱而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宽容。在教师的爱的滋润下,学生蓬勃生长,自信大胆,永远微笑。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冷静地观察,耐心的等待,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他,恰如气氛的提出希望,关注他,在这种爱的力量的感召下,学生一定会被感化、柔化。
        三、教师应改变惩罚措施
        这是换位思考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法。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务必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责骂体罚。而是让学生写说明书,不是检讨书。唱歌、做好事。我比较提倡学生做好事。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跳出了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的选取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做好事,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分散了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导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强大的自我。学生犯错误,好老师应自我冷静。要积极的了解犯错误的背景,了解学生的犯错误的原因。而不是不调查,不问就一味的去怪罪他们。那么应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冲动往往乱分寸,心平气和,情意真。不必事事都较真。学生出现了问题,不一定要立刻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弄个水落石出。那这样呢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欲速则不达。
        三、教师应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
        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就如兄弟姐妹。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然而一个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班级的管理要民主要科学。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唯亲,不为富,不为优,不为近。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参与的机会,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充分的相信学生,创造一个完美的境界。班级应发动全体学生,大家一起制定班规班纪,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职责到人。并且要有犯了错误后的处理措施。由于是大家自己定的,因此执行起来才不会有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尊重人,明白人,帮忙人,体谅人,让他们具有这些良好的品质,体谅老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老师对学生一直都抱有美好的期望,与学生相处时气氛和谐融洽。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教师工作的身心愉快。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成长,目光放长,满怀期待,让学生感到爱和希望。希望每一个学生的花期都能及时到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