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朱航线
[导读] 新一轮课改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朱航线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二初级中学 浙江东阳322100
        【摘要】新一轮课改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到每个学科就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计算思维是人类三大科学思维方式之一,计算思维简单地讲,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设计程序、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方式,所以计算思维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思维;策略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所以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人们必备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走向社会必备的技能和立足之本。在普及阶段我们熟悉了电脑,并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和基本操纵技能,在后期纯熟后则更能利用它为自己服务,达到各种学习和工作的目的。电脑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的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是科学的象牙之塔。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相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讲,大多数都是没有计算机编程学习的基础的,作为老师就要逐渐的从形象思维方向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计算思想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要点来解决问题、他的本质是用抽象难以理解东西的实质以及自动化来效仿变成行为活动。计算机思维是指人们要有操作计算机的思维来运作计算机,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计算机语言的“思想”存在于编制程序的人的大脑之中,这就将使计算机语言的思想与方法分离了。初中所学习的就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们通过书本上简单的内容加以学习运用,循序渐进的加以运用,慢慢的进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进入下一个高度。循环往复学生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大。学生经过了一开始对计算思维的了解后,逐渐的就会拥有一些基础,到了这里老师就可以通过逻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Word、Excel、内容的学习是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是要与它打交道的,所以说计算机是学生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以生活应用为辅,就拿Excel来说,通过一张简简单单的表格需要输入相对应的公式,在输入公式的一系列过程中里面夹杂着许多值得让我们思考的东西。虽然在这条路上会遇到许多的磕磕绊绊,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逐渐的积累让自己获得的更多。学生们一定要加以重视,不仅要在老师讲解难题的时候进行学习,在学习生活中你就要逐渐地加以训练,熟练了以后你会发现它会让你的工作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方便。计算机拥有非常高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在计算机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自动化。


        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的运用无处不在,学生们在学习了计算机后,可以在自己的操作中进步、学习。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后,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术还可以锻炼学生对电子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维。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许多的帮助的。
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一)用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我们所提到的项目式教学法就是通过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己或者与同学配合的方法完成整个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分析问题、设计程序再到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在活动进行期间,老师要为学生做好指导,学生们也要自主的参与活动项目。在活动项目的运转期间,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以下几个步骤:分析问题→确定计算方法 →算法流程分析→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形成方案。这一步步操作可以训练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能力。在项目式教学任务中,循环往复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开问题,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就会在下意识的形成这种解题的思维,以后再碰到这种问题学生们就会解决了。所以说项目式方法特别适用于我们对初中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
(二)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多方位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很多的方法来提升同学们的计算思维能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多的形式的,形式的不重样化不但可以让学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内部软件的运用,而且还能学会很多计算机的原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老师可以以从分解问题、关注点分离的思维、算法化
思维出发,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逐步的引导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
(三)布置实际任务,锻炼计算思维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思维,就是指在运用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现的一系列思考内容。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是因为它能辅助学生解决在计算机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在获取、分析、综合每一种信息资源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机思维是很重要的,同学们一定要通过信息资源把计算机思维培养出来。所以说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们提高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就会主动的走进信息活动中。随着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老师就可以逐步的引导学生,慢慢产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感,让学生独立的使用计算机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重要程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时候都要认认真真的进行,老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学生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学习中。作为学生不仅要在课上认真听讲,在课下的时候也该勤加练习。我们专业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积极深挖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计算思维提高的方法,为我国栽培创新型人才出份力。

【参考文献】
[1]王鸿.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科技视 界,2018(18):171-173.
[2]顾坚.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 师范大学,2018.
[3]赵越,张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 维[J].中国高新区,2018(06):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