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四个维度” 促思维发生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求玉梅
[导读] 深度学习是当前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学习状态
        求玉梅
        嵊州市实验小学,浙江 嵊州 312400
        摘要:深度学习是当前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特征的描述。实现深度学习,需要数学深度教学的有力支撑,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即倡导愉悦体验, 让学生学有“温度”;重视批判理解, 让学生学有“深度”;关注关联建构, 让学生学有“宽度”;注意多元反思,让学生学有“厚度”,促使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深入发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深度教学    思维
        
        深度学习是当前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特征的描述。实现深度学习,需要数学深度教学的有力支撑。数学深度教学,不仅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应由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深入到思维的层面,即应当帮助他们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笔者认为,可以从借以下“四个维度”,促使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深入发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倡导愉悦体验, 让学生学有“温度”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良机,能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继而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和思考问题的需求,也唤起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活动,使之乐学勤思。
        如学生在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之后,其实还有很多的疑惑。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选择了典型的问题“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进行交流,一个生硬严肃的问题,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竟然积极主动地进入深度学习和探讨,会提问,会思考,会倾听,会表达。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定要游戏、活动等形式来调动学生情感,只要课堂气氛是轻松的、愉悦的,孩子们在学习状态中,他们就能够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和思考,他们的思维也就会活跃起来,最后圆满地解决教学问题。
二、重视批判理解, 让学生学有“深度”
        数学教学要讲道理,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解。质疑、批判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数学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才能生成勤于钻研的好习惯,让思考更有深度。质疑和批判,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想法真伪,获得“真理”。
        在一次讲座中聆听了“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的教学环节。学生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实际测量验证之后都是符合三边关系的,教师偏偏让学生去找有没有一个特殊的三角形不符合这个规律?结果真举出了“反例”——两边之和可能等于第三边,后来发现原来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一个学生还补充说明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是不可能的,并边画图边演示解释,1厘米的边和2厘米的边下来下来,直到都和第三边重合的时候才会相碰,这样就不是一个三角形了。此时,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更加清晰和明了。

“反例”素材的出现,是引导学生思维、思考问题方法的关键时机。学生很容易被“反例”迷惑,往往表现为缺少质疑和批判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能继续深入研究。
三、关注关联建构, 让学生学有“宽度”
        深度学习需要重视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记忆。学生在经历知识整合后,能够进一步同化和顺应知识,调整认知结构,分析和辨别新问题,从而建构新知识序列,促进学生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简言之,将学过的知识迁移与应用,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提问直奔主题:长方形菜地和圆形菜地,哪块菜地面积大?那么圆的面积怎么计算?可以怎么得到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静等学生的思考。果然,学生回忆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是怎么推导的,怀疑圆的面积计算是否也有类似的推导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学生复习了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由来,都是由等面积切割重组转化得到面积的计算方法,继而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此教学中,教师先不复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用到了“转化”的方法,而是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主寻找解题路径,把圆的面积和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知识关联起来,建构成一个知识整体,从而拉开了学习的宽度。这种关联建构正好反映了学生的迁移性学习。它帮助学生在相似情境中举一反三,又能促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辨析出特殊因素和信息,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学习的思维也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之中,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注意多元反思,让学生学有“厚度”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一般习惯只用一种方法解答。反馈时,教师也会习惯性地问孩子:“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在教学中,除了发展学生的广阔性思维之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我们可以让他们多角度地去思考怎么来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如在解决“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用倒推法进行回顾与反思: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第二种方法来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结果相同。有的学生重新读了读题目,圈了圈单位,注意到米和分米这两个单位是不一样的,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有的说检查时,还要注意数字不要抄错,重新去核对数字。还有的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来更好地理解题目。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去独立反思,就会得到多种意想不到的方法呈现,这种多角度地反思也可以应用在其他数学学习相应的领域中。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对深度学习的重视度,合理运用深度学习理念,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索分析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情灵活施教,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富有成效,借用以上“四个维度”,促使学生达到良好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云鹏.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0-67.
[2]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朱彩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12):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